1)第106章 老乡聚会_人过五十日过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乡的圈子也有很多个,按照年龄、地域、职业等。但是每一个圈子都有一个召集人,组织者,也就是被大家叫做“秘书长”的比较有威望比较活跃的那个人。

  年近知天命的我,无意中就认识了一个老乡,并且他就被叫做“秘书长”,有些时候他有事儿来找我商量或听取意见,有些时候没事儿就聚会叫上我,比如仲秋、春节前后的聚会。他很有些威望,毕竟在场面上浸染多年,虽然退休,但是很热心于老乡们的聚会。这次春节前的聚会,我在电话里表示事情挺多,怕是参加不了,他有些不高兴,意思是提前两三天你都安排不过来?是不是有些不礼貌呢?

  的确,我真的不太想参加这样的聚会。一群老人,给我莫名其妙的压抑感,最为尴尬的是我的职务,根本不适合这个圈子。尤其是那个老县长,看似很随和,其实谱儿很大,着小眼睛,很深邃,看得我有时候有些局促。尤其是他提议敬酒的时候,还要求每个人说几句话,他很认真地听着,点着头思考着。身边年轻老乡跟我嘀咕:能来他们就很高兴了,那几个不来的他肯定感觉不舒服。

  我从来没有深入到任何小圈子,无论是同学、老乡或者某些临时培训班,而有的人却乐此不疲且受益匪浅。这也是我多年没有得到重用的一个原因吧。可是我又很庆幸自己在这方面没有所谓的“恩人”,也就没有需要知恩图报的行为规范。参加几次聚会,似乎大都处于好奇,想看看这些人到底都是些什么千丝万缕的关系。渐渐地,我发现,他们之间的确在职务提拔、子女就业等很多方面错综复杂,这个长,那个局的,对他们似乎没有困难的事情,当然是在老家那个县域范围内。而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拼命往大城市输送,如我身边就有几个。

  老乡相聚,其实还是比较随意轻松的,尤其是相对于单位一些虚情假意的公共宴请。这个带两瓶好酒,那个掏出几盒好烟,说些老家的话题,迅速拉近了距离感,虽然第一次见面,却因为是一个镇的人,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可谈。比如昨天,第一次遇到一个镇的一个大姐,虽然年龄差了十五六岁,却有很多共同的话题,聊着聊着,竟然聊到我老家东邻居,只是她说没有他们的联系电话了这几年,想当年,他们的关系那是相当的好。东邻居的两个叔叔婶子都是城里人,打小我就羡慕的很。父辈们的交情很深厚,在我小时候他们经常回来看望我的母亲,说是“穷时一口,胜过富时一筐”,母亲在艰难的时代接济过他们家的,我听母亲说过。

  既然秘书长说我可以带几个熟悉的朋友,我就想带儿子来这个圈子见识一下,起码吃一次大餐。可是回头又想不合适,恰好北京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