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5章 大舅_人过五十日过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地给我留了电话,详细写了家庭地址,嘱咐我到了省城,一定到家里看看。我答应了,却一直没有机会儿。

  前几天,老家的舅舅告诉我,大舅回来了,和小表哥一家三口。母亲也被接到了舅舅家,老人们喝酒聊天,相见甚欢。

  次日,大舅竟然打了我办公电话,叫我去他家吃饭。我想,他就是想讲讲他老家之行吧?于是,买了点儿东西,提着进了他们的大院。两年没来了,我竟然忘记了他的楼号和单元,而他的家庭电话我一直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没有存到手机上。凭印象,我敲开了一家的门,可是,错了!

  打听了一个老教师,他是数学系的,不认识外文系。于是,在院子里转悠了一会儿,定了定神,终于按响了一家门铃,传出熟悉的大舅的声音。

  八十八岁的老人,精神矍铄。除了一头银发和密密麻麻的老年斑,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个老伴儿去年回老家了,他和保姆在家。保姆做了五六个小菜,他只吃洋葱拌虾皮,别的菜几乎不动。

  高脚杯拿来一对儿,倒上了人头马,加了冰块儿。他的小资情调在我印象中一直有。他告诉我,他最常喝的是法国白兰地,不多,一两左右。

  他滔滔不绝地跟我讲老家的见闻和自己的一些故事。八十八岁,一肚子故事的老人:

  当时我在这儿都大学毕业了,工作了,以为老家你四老爷给我定的那个娃娃亲也就淡忘了。于是,和城里的一个女孩子恋爱了。谁知道突然有一天,老家的媳妇找来了,说要是不结婚,你爹就不算完等等。于是,在父亲的压力下,大舅结婚了,初恋女友送他一张字条:天地良心,电灯泡。

  解放后,持续了两三年的无爱婚姻解除了,大舅又娶了一个妻子,生了大表哥和大表姐,可是,在文革中,大舅被打成了右派,回老家种地去了。妻子也和他划清了界限,离婚了。恢复工作后,大舅和同病相怜的大舅妈结婚了,她带来一个男孩,又和大舅生了小表哥,且离开了这个城市去了省会。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的母校筹建,大舅又回到了这个城市,来到这个学校教书。

  “去年你大表哥六十大寿,我孙子送他一辆宝马车。我对他说,你儿子比我儿子强。我孙子小龙说什么?我爹不如我爹的爹。这口令绕的。哈哈。”大舅总是很幽默,永远保持着一颗童心,且“不记事儿”,或许,这就是他长寿的原因吧。

  如今,大舅的几个孩子都事业有成,各自有自己的企业。孙子也独当一面,美国留学回来创业成功,且在前年有了儿子——大舅有了重孙,四世同堂。几个孩子都很孝顺,没事儿愿意过来看看老人,拉老人到处走走,就在昨天,小表哥过来在阳台上自己烤的肉。

  说起我的那个干爹,当医生的五舅,大舅一脸无奈:“他是掉钱眼儿里了,快八十了,还天天专家坐诊,忙得连个电话也不打给我,更不要说来看我了……”或许,五舅这些年更加有了成就感。老家的四舅去年去世了,三舅也在这个城市,听说大舅回了趟老家,也按耐不住说要回去看看。

  “你爷爷是我们家的恩人啊!如果三反五反运动中,没有你爷爷的侠客一样的仗义帮助,你四姥爷或许就被活埋了,我们兄弟也恐怕没有了今天。”每次大舅见了我,总是重复这样几句话,至于怎么个过程,在我的脑海里很模糊,毕竟,那次政治运动距离我,太遥远了。

  衷心希望大舅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