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章 新的起点_人过五十日过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的将来我充满信心和期待;最不好的消息就是大舅哥的癌症转移,这叫全家人气氛沉闷,尤其是她的妹妹,我的妻子。

  新的起点,尽人事,听天命;用出道的心,做入道的事儿。

  最近喜欢读吴晓波的财经著作,包括《大败局》上、下两部,又看了《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与读者一起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大起大落,进一步了解了灿烂若烟花的中国企业走过的艰难历程。这是一部英雄企业家的史诗,这是一部中国改革开放的总结性巨著。

  回首自己近五十年的人生,有四十年在这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感觉是幸运的,幸福的。1978年,自己是一个小学生,但是衣食无忧。1985年的中考,自己考入县一中,三年后的高考,来到了这座美丽的城市——滨海,后来的毕业、工作,虽然有很多的酸甜苦辣,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跌宕起伏,却深刻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

  记得大学时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城乡差别还是很大的,包括同学们的衣着、谈吐甚至社交活动,农村孩子很少有什么特长的,所以很多社团活动都是城里孩子在搞。作为公关型的我,总是有些办法交往些朋友,包括学校的后勤科科长,通过他我可以买到成箱的供应啤酒,当然也就是那么一箱,结果扛回老家过年的路上,被县城的同学的姐夫看好,横刀夺爱了;至于难于买到的“马牌”香烟,我能通过南方饭店的总经理助理买到一二条,转手给同学或者自己抽掉。那个时候班里就有“下海经商”的试水者了,不过似乎也没有挣到什么钱,只不过装作很有成就感和优越感的样子罢了。

  经历过那次风波以后,我们似乎是最后的毕业分配生了。鉴于某项含糊的规定,非市内四区的户口不能在市区就业,联系好的接收单位拒收。当时不亚于惊天霹雳,使得我从云端坠落,痛苦不已。好在有郊区的一个国营单位,来函要10个同学,结果我们来了6个,一辆五十铃大头车,把我们连人带行李拉了过来。踌躇满志,可以形容当时我们的状态。作为本地人的宿舍老大曾夸下海口:努力发挥专业特长,争取35岁以前当个正局(正处级,当时似乎对这些个职务级别非常懵懂,却又十分羡慕老大的雄心壮志)。

  下班回家,很是疲惫,这是因为中午没有午睡,而是去了自己的空房子打扫了一个中午的卫生。几个单身汉弄得房子脏的出奇,灶台上的油污要用铲子刮!地面要用钢丝球配合抹布。犄角旮旯里的灰尘怕是积攒了十多年了,厚厚的一层。关于房子是继续出租还是卖掉,儿子强烈要求卖掉,而我和妻子却有些舍不得。看看空落落的有些破旧的老房子,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