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9章一呼百应创大业_大明之太孙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性子刚烈,驭下严急,故而能够成治水大业,但也正因为此不被下属爱戴。

  白英自幼聪慧好学,早年以耕田为业,十分地理水势,不仅治水知识渊博,而且为人正直,不慕名利,老百姓热情地赞他为“隐逸君子”。

  宋礼与白英二人历时九年之久,携二十万民工疏浚了会通河等水利工程,使得沟通南北的大运河畅行无阻,漕运能力大大提高,对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叶宗行因治水有功,被提拔为钱塘县知县,在任均衡百姓徭役,屡次摘奸发伏,廉洁正直,被人称颂为“钱塘一叶清”。

  陈瑄乃是将门子弟,以善射著称,多次随军出征讨伐不臣,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就是这么一员骁勇悍将,却是心思精密而有远见,可谓“举无遗策”,于永乐元年开始总督漕运三十年,改革漕运制度,修治京杭运河,功绩彪炳千古,堪称出将入相的代表人物。

  有此四位顶尖人杰相助,即便朱雄英缺乏临场经验,心中也算是有了底气。

  至于第三座大山,有人在背后搞事情,那就只能动用武力解决了。

  治理水患,疏通漕运,事关江山社稷,百姓民生,无论何人想插手其中,试图从中谋利,分一杯羹,朱雄英绝对会让他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

  不然他带着神机营这个大杀器作甚?

  左手尚方宝剑,右手便宜行事,身后八千神机营大军,任何人胆敢阻挡皇太孙治理水患,必杀之,天子都拦不住!

  四杰早就久闻皇太孙的各种光辉事迹,对他钦慕不已,此刻见这位太孙殿下竟倒履相迎,礼贤下士到了这种地步,对他的好感更是蹭蹭往上涨。

  “宋礼见过殿下!”

  “白英见过殿下!”

  “陈瑄见过殿下!”

  “叶宗行见过殿下!”

  四人毫不犹豫地跪地喝道,纳头便拜。

  朱雄英急忙上前将四人一一搀扶起身,脸上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孤得四位先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此次治理水患,疏浚运河,事关大明社稷,百姓民生,还望四位先生鼎力相助,建言献策,孤在此代表天下万民,先谢谢四位先生了!”

  在四人面色涨红的注视之下,皇太孙一摆衣袖,竟郑重其事地向自己四人行了一礼,诚挚仁善到了极点。

  四杰之中,官位最高的宋礼立马承诺道:“殿下不必如此,我等此来本就是为了治理水患,定然全力支持殿下!”

  “理应如此,倒是殿下给了我等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啊!”

  陈瑄戏谑调侃道,惹得众人齐声大笑,关系瞬间拉进了不少。

  进入屋舍坐下后,四人被那副清晰精密徐州段漕运水系分布图吸引住了心神,脸色顿时有些凝重。

  话虽说得漂亮,但这个差事,的确不好办啊!

  徐州地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交界地区,东临黄海,西接中原,南襟江淮,北扼齐鲁,古时汴泗二水交汇于此,京杭运河与黄河更是傍城而过,水系网络可以说是复杂到了极点!

  想要短时间内疏浚徐州段漕运,的确比登天还难啊!

  “四位先生,孤这里有一个不成熟的理论想法,请四位先生指正!”

  棋韵与香菱当即分发给四人一本《束水攻沙法》,立即将众人的视线吸引了过来。

  “筑堤束水,以水攻沙?”

  “以河治河,以水攻沙?”

  “塞决口以挽正河,筑堤防以溃决,复闸坝以防外河,创滚水坝以故堤岸?”

  屋舍之内顿时陷入了诡异的寂静之中,唯有四人时不时发出的赞叹之声。

  【作者题外话】:虽迟但到,兄弟们投票票冲冲冲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