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8章无敌手铳_大明之太孙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设防城镇,粮食产量的不足决定了这些关卡城镇驻军数量少得可怜,以致于傣族勇士拼死作战,也无法抵御大明王师继续南下。

  当征西大军必须渡河之时,小蓝蓝则将大军分为几路同时进行,防止遭到对手可能的集中堵截,加之征西大军中有着数量众多的骑兵军团,所以行军进程并不轻松。

  好在安南决战之后,鉴于中南半岛水网密布,康铎大元帅十分贴心地留下了百艘艨艟斗舰、海鹘走舸,加上大军征集调用的民间船只,大军的南征速度这才没有受到太大延缓。

  沿途有很多中小城镇因为觉得抵抗无望而直接望风投降,对于大城王朝的百姓而言,他们从未想过大明帝国会大军入侵,所以对这场大战并没有多少应急准备,很多兵源还需要从国内四方的封建领和寺庙管辖区赶来集中,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以致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暹罗北部大片地区城镇便落入了明军之手。

  而那些直接投降的城镇官员倒也为大城王朝做了一些补救措施,比如他们尽可能地在敌军抵达前疏散了本地居民,不让他们落入明军之手,成为替明军运输重型辎重的畜力苦工。

  而后经过两个多月之久的拉锯与追逐,大明王师也逐渐逼近了暹罗国都大城府,即阿瑜陀耶城近畿地区。

  大城府是而今泰国湾沿岸最大的贸易中心,乌通王利用海洋与河流的帮助,直接连通了南边的马六甲海峡与北边的云贵高原,打造出了一个繁华昌盛的贸易港口,为暹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利益财富。

  正因如此,这座暹罗国都被誉为“不可战胜之城”,即便遭到长期围攻或突然袭击,依靠大城府内是大量的物资粮草,也完全可以坚持数年之久,这也是暹罗国主乌通王坚持在近畿腹地迎战的重要原因。

  战局到了现在,双方的谋划已经十分明朗。

  明军从北部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指暹罗国都大城府,只要攻破了这座不可战胜之城,那么暹罗这个新兴小霸也就亡国了。

  而暹罗方面的策略,则是放弃北部尚未开发的地区,不断拉长明军的物资供给线,而后准备倚仗大城府内海量的物资粮草,慢慢拖垮战线太长的明军侵略者,暗中积聚力量组建大军,与其发动决战。

  果不其然,骁将王真率五千斥候先锋刚刚踏上近畿地区便遭遇了袭击,一场突如其来的精彩野战就此爆发。

  根据传统的中南半岛战争习俗,一支步兵先遣队被作为诱饵派来打探引诱明军动向,他们的任务是同明军交手,获得其战力情况,并随时准备在败局中充当可牺牲的弃子。

  这些诱饵先锋队都是傣族精锐骁勇的勇士,与后世常见的敢死队并无不同,他们手中的武器大多都是长矛和弓箭,简陋到了极点。

  但是却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使用着简陋不堪的火门枪,一下子把王真给打蒙了。

  先前安南国私自藏匿火器,已经让自己等人心生不安,这暹罗国竟然连火绳枪都有,真是给了大明帝国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这些终年朝贡不绝的藩属国,暗地里一个比一个不老实啊!

  眼见这支诱饵先锋队动用了火器,王真自然也不客气,当即命五千斥候掏出火铳就打。

  虽然三眼喷子那等神器他们没资格得到,但是这改良火铳怎么着也比那火门枪好使吧?

  这可是青龙山分山东厂出品,名为“无敌手铳”的恐怖存在,哪里会敌不过那些简陋粗鄙的火门枪?

  “兄弟们,给老子射,射死这群狗东西,竟敢拿那些掏火棍子羞辱我们!”

  【作者题外话】:大明的火器五花八门,且威力远超当世,从郑和下西洋打得海外诸国不敢露头就可以看出,只是永乐之后繁荣不再,战神朱祁镇败于土木堡,也就此衰落了。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