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9章太子殿下真乃神人也_大明之太孙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贿赂考官的,有冒籍跨考的,有代考的,有换试卷的……总之,那些考生为了考中进士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帮助其增加考中进士的机会,那是什么鸡鸣狗盗的事情都愿意做。

  而在众多考场作弊方法之中,尤以“夹带”为最,即作弊考生会用尽如缝进衣褂、袍裤乃至帽子、袜子中,或是藏在头发、帽顶、砚台等物品中等各种方法来将四书五经等考试资料偷偷带入考场中,从而来方便于他接下来的作弊行为,故而也成为搜检的重点照顾对象。

  先帝尤其痛恨贪腐官吏,自然绝对不允许靠着作弊得以步入朝堂的士子出现,所以此刻的搜检作为防科举作弊的第一道关卡,严苛到了令人绝望的地步,希望借有“搜检”来将考生在科举的作弊现象直接扼杀在摇篮中,以此来确保全国的考生得到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一阵鸡飞狗跳、胆战心惊的仔细搜查之后,三人终于进入了贡院,按照号牌寻到了自己的号舍,开始为接下来的大考做准备工作。

  主考官方孝孺象征性地讲了一番激励士子的话语,而后下令放题,早就准备好的衙役将一份份试题纷逐一发到号舍,大考正式开始。

  韩克忠首先打开了经义试题,一眼看去却是不由身子一颤,强忍住心头的悸动再定睛看去,却是忍不住面露狂喜之色。

  “万乘之国行仁政!”

  这个题目,他们三人不知做过多少篇八股文,早已是烂熟于心,算是那《八股三百篇》中最熟悉的题目之一!

  但是,这怎么可能?

  历朝历代参加科考的举子,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押题,根据主考官的脾气和秉性,来猜测他会出什么题目。

  毕竟考试的范围已经确定,无非就是四书五经,再联合主考官大人的脾气秉性,被瞎猫碰到死耗子的例子还真不少。

  甚至一些官宦世家,为了家中子弟参加科考,还会专门请一些大儒来押题,无非就是那些“学而”、“仁政”等。

  韩克忠此刻已是激动地面色涨红,甚至心中隐隐有些惶恐不安。

  这押题归押题,但是也不能这么押吧?

  这他娘的明明主考官都变了,这题目怎么可能还会撞上?

  太子殿下,真乃神人也!

  除了这个解释,韩克忠根本找不到其他合理的借口安慰自己。

  其实他并不知道,太子殿下之所以让他三人重点照顾涉及“仁政”的题目,也是投机取巧之举。

  自新帝即位后,大力推行仁政,衮衮诸公更是争相逢迎,尤其是方孝孺、齐泰等欲践行儒学圣言的腐儒书生。

  方孝孺定出这道题目,也在情理之中,他的小心思早就被朱某人看得透透的。

  韩克忠深吸了口气,脑海之中瞬间开始运转起来,不过片刻便想好了采用哪篇文章,而后快速的提笔就作,接着笔走龙蛇,显得从容淡定到了极点。

  旁边号舍的考生还在满脸忧虑地苦苦思索,却见这位兄弟如此生猛,根本不带犹豫的,当即提笔就写,还他娘的直接写在了试纸之上,当即面色大变,由衷地为其勇气点赞。

  但当他注意到韩克忠那身北方士子的穿着时,却是不由嗤笑了一声,心中却是给其判了死刑。

  这些个北方蛮子还真是愚蠢,腹中稍微有那么一点墨水就敢前来参加会试,连会试的规矩都不清楚结果每每都是名落孙山,自取其辱罢了。

  等到第一天的考试结束,韩克忠当即意气风发地走出了贡院,与王恕、焦胜二人会合,却是注意到了他们脸上的喜意,与藏在眼底的激动。

  会试虽然还有两场,但经义乃是重中之重,三人本就是北方学子当中的佼佼者,自然不惧五言八韵诗、策问等题目。

  “此次会试,注定我等将光芒万丈,一举夺魁!”

  “北方士子,此次将夺回所有的荣誉!”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