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9章明太宗,朱标_大明之太孙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继续拖下去,他们这些朝臣都会被秉笔直书的史官给狠狠记上一笔,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齐爱卿言之有理,不知爱卿可有良策?”

  “先帝在位之时,大力推行各项仁政,实行重农政策,选贤举能,息兵养民,赈荒济民,弘扬文教,使我大明天下安定,法纪严明,经济发展,仓廪充实,百姓安居,社会稳定,蔚然有治平之象,形成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观,堪比北宋仁宗的仁宗盛世!”

  齐泰满脸黯然地述说着先帝的仁德功绩,却是并无一人反驳,即便是傅友德、蓝玉等人,都神色复杂地低下了头。

  虽然先帝对他们这些武夫丘八的确不好,但先帝之功绩却是有目共睹,至少建文四年期间很少出现百姓饿死冻死的惨剧,先帝病崩的消息传出,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就连乞丐与小儿,都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纸钱烟火甚至遮蔽了天日,这便是先帝功绩的最好证明!

  其实换位思考,先帝只不过为了想要打造出一个太平盛世,走得太快太急太偏罢了。

  齐泰话音一落,群臣心中便有了个底,清楚他定会提议为先帝尊上“仁宗”庙号,不过新天子似乎并不喜欢这个庙号,一直都不予理会。

  “先帝之文成武德,泽被苍生,恩及草木,故而老臣祈请皇上为先帝尊上庙号‘太宗’!”

  满朝文武:“???”

  你娘咧!

  你他娘的疯了吧?

  先帝庙号太宗?

  这怎么可能?

  那可是太宗啊!

  这是一个的文成武德丝毫不逊色于“太祖”的特殊称号,凡获“太宗”庙号殊荣者都是文韬武略,开创一代盛世,奠定王朝百年盛世基础的雄主!

  如那汉太宗刘恒开创“文景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宋太宗赵光义……啥也不是!

  这个庙号可是对帝国做了突出且巨大贡献之人才可获得,甚至足以成为不祧之庙,世世代代享受后代子孙香火祭祀。

  先帝虽然文治昭彰,但武功却……差了点意思吧?

  何况龙椅之上的这位新天子连“仁宗”庙号都不同意,岂会同意“太宗”庙号……

  “大善!”

  “先帝自即位以来,内抚黎敏,外御夷狄,扫逆贼,逐鞑虏,除酷刑,施恩德,北击蒙夷,南平百酋,西御外诲,东海开疆,文成武德,功莫大焉!”

  满朝文武:“!!!”

  我尼玛啊!

  你是真不要脸啊!

  合着这老朱家的天子,怎么一个比一个没节操,一个比一个无耻?

  北击蒙夷,南平百酋,西御外诲,东海开疆……这些是先帝的功绩吗?

  那不是你这位……

  一道亮光划过脑海,群臣豁然抬头,看着龙椅之上这位稍显稚嫩却又英武不凡的新天子,竟是凭空生出了些许好感。

  原来如此!

  皇上早就定下了“太宗”这个庙号,早就决定将这些本不属于先帝的功绩,硬生生地扣到先帝头上,让他成为一代圣君,只是苦于无臣子进谏,他也不好主动开口,以免影响太坏,故而一直拖着罢了。

  相比这齐泰已经得到了皇上授意,才敢在朝堂之上提出这个看似离谱的提议!

  小丑竟是我自己!

  想通了这些真相,自然无人再敢反驳,于是乎这个困扰了满朝文武将近一月的难题,就此顺利解决。

  大明天子,建文大帝,朱标,庙号太宗!

  终于确定下了便宜老爹的庙号,朱雄英亦是有些神伤。

  给标哥上了“太宗”庙号,无论大明帝国将来盛衰与否,他的牌位都不会被祧出太庙,世世代代受子孙香火祭祀。

  或许,这是自己这个大孝子,唯一能替他做的事情吧!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