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章 文明进展_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让他们跟木青去晒盐。木青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这件有一定技术性的事情一直是由他负责的。

  木青出去以后,我让木驼他们集中起来,把我常用的那根长木矛交给木驼——除了我,他的个子最高(1米56的样子),力量最大——然后用力挥手向洞外“出发!”

  这几天每天出去前都要说一声“出发!”,这帮手下已完全能明白我的意思——就是该“上班”了,尽管迟疑了一下子,他们还是跟着木驼出发了。

  接下来我开始接手木青平时所做的“内务管理”工作,安排“老虎”她们几个去采果子和一种含较多淀粉的植物块茎(不知道是什么,有点像山药,但决对不是土豆和红薯)。“鲨鱼”则带几个人打扫地面卫生和清洁“公共厕所”——这是我对木青平时工作还不够满意的地方。

  几个老人负责带孩子,以防止他们到洞外去玩——很没有安全感的童年——我在心里发挥了伟大的同情心,却不能改变——至少目前不能——这种养育方式。

  伟大的发明创造工作是这样开始的:我找来一些粘土,用手捏成一个超难看的盆子,然后放到火堆里去烧。为了让这个土盆子内外受热均匀,我还放了一些燃烧的木炭到盆里面去。

  这样子应该不算是扰乱了历史发展吧?我在想,历史上陶器本来就是在青铜器之前出现的,后来才有了大量的青铜器皿。

  随着意料之中的丰收的采摘队和狩猎队归来,我脆弱的心灵承受了到原始社会的第一次失败!未“降生”的“陶器”裂了!

  我看着它先出现裂纹,后出现裂口,却无能为力!

  我知道要烧好陶器,温度至少要达到1000度以上,这个火堆中间大量的木炭应该是达到了这个温度要求的。

  是不是工艺方面的原因呢?是不是一下子进入最高温烧制,使陶器里的硅酸盐晶体结晶速度内外不一,导致了烧体失败?有这个可能

  仔细分析了一下缺口,发现已出现了明显的晶粒状的东西,说明材料和温度都是符合要求的,还让我发现了一个可能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晶粒大小不一,说明材料还应该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烧制。

  那如何改进呢?

  我不顾天色已快黑,又找回来一些粘土,用手揉、用脚踩——总之,希望这样子得到的陶器内部晶粒均匀。然后捏成了四个盆状器皿——我还是打算从锅做起。

  为了解决逐步升温的问题,我把泥盆放在几根摊在地面的碳棍上,周围架起新的柴堆,直到完全盖住这几个盆。

  根据前一次失败的经验,以及结晶的速度,我估计得要一天多才能得到成果,点火后我就睡了。

  天亮后看到新的火堆中的木炭还在燃烧,我赶紧加上了更多的柴。

  这天还是由木驼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