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_两步追到部落未来首领[gl]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口的初级产品数量,也就是用更多的各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用以换取本地区所急迫需要的大量粮食、普通日用消费品和部分耐用消费品。但是,另一方面,非洲出口的矿产品如石油、铜、稀有金属和工业钻石等矿产品产品,以及占有全球产量巨大份额的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可可、天然橡胶、各种天然香料等商品的市场交易价格,都是由在经济上具有垄断优势的消费国,也就是传统的西方国家比如美国、欧洲来决定的。于是乎就出现了非洲产品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其实际收益反而比原先有所减少的奇异现象。

  任何地区蕴藏的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人人都明白。不论是金、银、铜等金属矿物还是其他非金属矿物,完成其发育过程所需的漫长地质年代都不是目光短浅的人类可以去期待的,因此矿物被当代人称为“不可再生资源”。

  消耗完本土的有限自然资源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将丧失后续发展的潜力,无论经济、政治或是军事都要一直仰人鼻息,失去自主的权利。所以发达国家纷纷停止在本土开采资源,日常他们所消费的自然资源,大部分是由包括非洲在内的不发达地区提供的。

  资源产地的当地人十分低下的消费能力不能有效利用脚下的资源为自己改善生活条件,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西方国家换取可怜的一点点代价。

  由此可见,维持不发达地区的贫穷落后状态对于西方国家有着莫大的好处,可以想见没有人闲得无聊会给自己找麻烦。那么选择让非洲一直贫穷落后下去,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非洲人对自己土地上出产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还可以让那些生活优越富裕的白人有闲暇的时候,到没有受到污染的大陆上消闲旅游一下。

  对比中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人均资源消费量,与其经济大幅度发展时期之间的巨大落差,可以充分说明经济发展以后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改善的强烈愿望。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来临,非洲人当然也不可能放弃,只是宝贵发展时间和本来就不多的发展机遇在持续不断的战争、部族冲突、政变以及肆虐的爱滋病、烈性传染病的多重煎熬下悄然逝去。

  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过去了,黑非洲还是那个自从大航海时代三角贸易时期被白人强盗肆意蹂躏后满目疮痍的非洲,那里大部分人们的生活条件没有改变的迹象,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的生活里除了苦难什么都缺乏,除了希望什么都常有。

  中国的发展如果说是古老文明重新崛起的话,黑非洲的现状只能被形容为垂死的挣扎。不在沉默中死去,就在沉默中爆发,非洲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以上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