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章 五千万,打破纪录(3/5)_我收藏家的身份被村花曝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寻找青牛砚,出国就超过十次,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直播间的观众听后,都十分敬佩。

  人家这才是真正的文物守护者。

  过了好久一会,顾老先生这才开口:“方先生,我有个不请之求。”

  “但说无妨。”

  方醒以为对方是想要借用青牛砚,齐聚三大奇砚,举办一次展览什么的。毕竟前面赵老就跟他通过气,是这么说的。

  所以,他回应得很随意。

  “齐聚三大奇砚,是圈内很多人的愿望,更是我们博物馆的愿望。从前几任馆长开始,寻找青牛砚就成了一种潜在的任务。

  所以,我们博物馆想要高价回购青牛砚,希望方先生忍痛割爱、成全我们。”顾老先生说得情深意切。

  方醒微微一愣,看向赵老:赵老,您老可不是这么说的。

  赵老两手一摊,似乎在回应方醒:我怎么知道他们这么大胃口?

  刘世军插了一句话进来:“作为三大奇砚,价格可不便宜呀!没有千万以上,肯定是不行的。”

  “五千万!我们博物馆出五千万高价购回,如何?”

  刘世军好像被掐住了脖子,立即没有声音了。

  几千万他也能拿出来,上次入手方醒的那幅《捣练图》,可是出了上亿元。

  但是,砚台在这之前,还没有上千万的交易记录。

  最贵的,就是清乾隆•御铭宋代端石七光砚,拍卖价才八百多万而已。

  清乾隆•御铭宋代端石七光砚,十分形象地呈现了砚台的样貌,是极为少见的上品砚。

  首先其石质为宋代的旧端石,纯净名贵,本身就已算上乘,色泽蓝紫色略泛青色,蕉白、青花、鸲鹆眼俱全;其次样式独特,十分形象地指向背部七条高低不同的石柱,砚首正中有一颗鸲鹆眼,石眼黄绿,晕作数层,瞳子圆正;再次,它是一件皇室之物。

  乾隆四十三年,皇帝下令将鉴藏的240件砚品甄别拣选编撰成书,赐名《西清砚谱》。这件七光砚便被记载其中,乾隆皇帝不仅为其题诗,还将它赐予自己的儿子,即成亲王永瑆,后流入民间,百年间寂寂无闻。

  《西清砚谱》描绘着每方砚台的具体样式,图文并茂,弥补了以往砚谱只有文字而无图绘的不足,因此成为判断真伪的重要依据。

  可以说,上了《西清砚谱》的砚台,无一不是天下名砚。

  当然了,千金猴王砚、鹤砚,以及青牛砚出现的时间比《西清砚谱》要晚,所以没有被记载上去。

  如今,顾老给出的价格,是清乾隆•御铭宋代端石七光砚的五六倍。

  那么,刘世军确实没什么好说的。

  其他人也同样微微一震,大魄力呀!砸好几千万,就为了购回一方砚台。

  不愧是土豪大省,连博物馆都是这么财大气粗的。

  顾老这一开口,就直接将砚台的交易价格抬升到高不可攀的层次。这个记录,相信能保持很多年。

  毕竟排在第二的,还不到一千万人民币呢!

  五千万的价格,方醒也知道,这肯定是有点虚高了。

  对上顾老先生那热切和期待的目光,方醒心里叹了口气:“也罢!给你们吧!”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