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四章 仿生瓷砚滴_我收藏家的身份被村花曝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傅,很专业。

  “你这套文房宝物,是真不错。这古墨,用了可惜。”王素琴忍不住说道。

  心里,多少也有点羡慕。

  写字的那张桌子,据说是黄花梨木打造的,明朝的物件,价值一千几百万呢!

  而桌子上的那套文房宝物,包括毛笔、镇纸、砚滴、笔架、砚台等,无一不是宝物,全都是精品。

  这种排场,她是第一次见。

  对书画家而言,有那么三两件古董文房宝物,已经幸甚至哉,就别提方醒这种,随便拎出一件,都是上百万的宝贝。

  看来,这位老板真不简单,不仅仅是雕琢师、书法家、画家,还是大收藏家呀!

  方家的收藏,她也略有耳闻,人家的藏品,都可以开博物馆了。这种数量的收藏,全国都找不出多少位吧?

  见王素琴看了又看那件砚滴,方醒笑道:“这砚滴,喜欢的话就转给你。”

  没说直接送,也算是对王素琴的尊重。况且,上百万的宝贝,随便送人也不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用心不良呢!

  砚滴还有水滴、水注、书滴、蟾注等叫法;一般而言,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

  考古发现,早在汉代,古人就已掌握了利用气压原理控制滴水分量的办法。汉墓中出土的一些砚滴,其背部有上下贯通,顶部开一个小孔的长管式塞。

  从结构上看,所有的砚滴都有三个共同点:一是身形小巧,腹内中空,可以盛水;二是在较高的位置上有一细孔,倾倒时,可以滴出水来;三是背上有一个圆孔和腹相通,圆孔上有一段高起的管状器。

  砚滴的出现不应晚于汉代,最早为铜制,后改为陶、瓷、玉、石等材质,其样式、材质,历代均有创新,古雅别致,多姿多彩。

  王素琴一听,大喜过望。

  “真的能转给我?”

  “呵呵!拿去吧!这是清朝的东西,粉彩莲花砚滴,属于精品中的精品,市面上能卖一百万出头,你就给我一百万好了。”方醒说道。

  清代砚滴,做工精巧,样式丰富,争奇斗艳。题材有人物、动物、瓜果等,釉色有祭蓝、酱釉、绿釉、粉彩等,材质有铜、瓷、木、玉、紫砂等。

  方醒桌子上的这一件,就算在清朝,也不是一般人能用的。其主人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大官豪富。

  所以,价值一百多万,一点都不过分。

  王素琴显然也是知道一些行情的,知道一百万是自己占了便宜。

  “那就却之不恭了,多谢,多谢!”她拿起那个砚滴,爱不惜手地把玩。

  方醒笑了笑,又从里面取出一件酷似竹笋的仿生瓷砚滴。

  仿生瓷,系指仿造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器物等不同物体而烧制的瓷器,它可以是仿拟人类、动植物、器物甚至是工具等等。

  它以仿拟物体的外表体征,或是其材质或肤理为准,以惟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