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章 扬州八卦和八大山人_我收藏家的身份被村花曝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

  之所以叫“八怪”,是因为他们来自立门户,就是要不同于古人,不追随时俗,风格独创。他们的作品有违人们欣赏习惯,人们觉得新奇,也就感到有些“怪”了。

  “原来是八个人呀!我怎么印象中是一个人?”圆圆忍不住说道。

  “那圆圆姐你肯定将扬州八怪和八大山人给搞混淆了。扬州八怪是指清代扬州的八位画家,而八大山人是特指朱耷,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方醒解释道。

  说起来,八大山人的朱耷还是明朝皇族后代,是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子。

  明朝灭亡后,朱耷时年十九,不久父亲去世,内心极度忧郁、悲愤,他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潜居山野,以保存自己。

  他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他在署款时,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仿佛象“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

  “通常情况下,八大山人的作品会比扬州八怪的更有价值一点。”方醒接着说道。

  当然了,郑板桥也不差太多,尤其是他的墨竹图,就像齐白石的虾一样,都是“招牌菜”。

  比如他的《竹石兰蕙图》,可以说得上是他的巅峰作品,笔力雄健,力透纸背,画作十分传神且具有美感,拍出4600万的天价。

  折扇的另一面,正是郑板桥的名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八大山人的画,比郑板桥的还要贵吗?”张导惊讶问道。

  其实,很多人跟他一样,都觉得郑板桥更有名。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是因为我们的教科书录入了张板桥的那首《竹石》。

  “那肯定呀!郑板桥最贵的一幅画是4600万,超一千万的作品不到十幅;而八大山人最贵的一幅画一亿多,超过五千万的多达五幅,超过一千万的接近二十幅。”刘世军透露道。

  数据,永远都是比较两者最直观的东西。

  “这不是差一点,是差一大半呀!八大山人这么牛叉的吗?”

  “明代遗留下来的画家就是不一样。”

  “想想就知道,清代禁锢人思想,搞什么文字狱之类的,艺术能有什么好发展?”

  “确实,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清代的确没有非常突出的代表。”

  “你们发现没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但小说,四大名著中,只有一本《红楼梦》是属于清代的。清代没多少能拿出手的文学著作呀!”

  “事实上,《红楼梦》现在还存在争议,明面上的作者是曹雪芹,这大家不可否认。

  但最近研究发现,曹雪芹只是《红楼梦》前80回的重要增删、编修者。真正的原作者,应该是吴梅村,明末清初的一个人。严格来说,他在明朝就是进士,当了官,也属于明代人。”

  “这么说,《红楼梦》其实不完全属于清代。”

  “嘶!我清代唯一能拿出手的作品,明吹也要抢走?太无耻了吧?”

  “什么鬼无耻?事实上就是这样呀!《红楼梦》的作者,一直存在争议,不是最近才有的。”

  ……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