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章 任性操作_我收藏家的身份被村花曝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两把刷子的。

  “那既然已经知道是明朝的,肯定很值钱吧?”许晴又问了一个直播间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听到这话,袁韶华顿时笑了。

  “其实,一件文物,我们不能用金钱衡量它的真正价值。就像这一屋子的《永乐大典》,你要是搬出去卖,卖不到特别高的价钱。

  然而,没有人会质疑它的价值。

  宣德炉也是一样,明朝的宣德炉,大部分都没有乾隆时期的值钱,但圈内公认,明朝的更珍贵。

  乾隆时期仿造的宣德炉,铸造工艺比较高,另一方面,还加入了珊瑚、宝石等镶嵌上去,不用说也肯定值钱呀!”袁韶华微笑着解释。

  道理大家都明白,可还是会有很多人认为,哪个更加值钱,就更珍贵。

  工艺上的欣赏,他们都不太懂。

  方醒说一句:“明朝的宣德炉,大多都是几十万,一百多万的样子,很少能超过两百万。但清朝模仿的宣德炉,上千万都有。

  当然,这里说的都是仿品。真正的宣德炉,那就不清楚了。”

  毕竟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件宣德炉是公认的真品。

  “如果是真正的宣德炉,肯定价值很高的,物以稀为贵嘛!假如眼前这两件是真的,那可能就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唯二两件宣德炉。”袁韶华说道。

  随后,方醒表示,真正的宣德炉含有黄金,所以当宣德炉放在火上烤,会变得明亮,色彩灿烂多变,如果长时间放在火上,即使扔在污泥中,拭去泥污,也与从前一样。

  袁韶华又看了一会,越发觉得这就是真的宣德炉。

  “宝色里面蕴含着珠光,这是后世仿品很难模仿的。明朝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画家项元汴就说过,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

  依我看,这极有可能就是真的宣德炉。”他说道,带着一定的肯定语气。

  其实,最主要还是看这两件宣德炉是和《永乐大典》一起的,年代上比较相近,给了袁韶华颇大的信心。

  方醒:“烧一下就知道了。”

  “烧坏了怎么办?”许晴不太赞同这种做法。

  此话一出,很多人立即就忍不住笑了。

  方醒也哭笑不得:“傻呀!这香炉制造出来,本来就是用来焚香的,根本不怕火烧,怎么会烧坏?

  除非你用多少千度的高温去烤,铜炉才会融化,那肯定会损坏。”

  “哦!也是哦!”许晴略微有点尴尬。

  直播间不少观众一开始也有许晴同样的担心,所以这次就不笑话许晴了。

  随后,方醒还真拎着两个宣德炉到外面去,用火烤。

  尽管大家都知道,不会损坏香炉,但对方醒这种随意放在火上烤的行为,都有点无语。

  真的就是家藏丰富,所以任性。

  可想到刚才,方醒将绝大部分的《永乐大典》都捐了出去,也就不奇怪了吧!这是人家的日常操作。

  不多久,原本有点暗淡的宝光,经过一番火烤之后,变得曝光四射,浑身金灿灿的。

  此时,所有人都猜测,这肯定就是真的宣德炉了吧?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