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老和尚_日月江山永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瞻垶挠着头笑了笑,但他接下来的行动却显然不是这个意思。

  “朱铭,去我床底下的那个地窖里搬一坛酒过来!”

  “是!”

  ……

  朱棣脸上的表情瞬间就凝固了。

  朱瞻垶才十二岁,在北征庆功宴之前是从来不喝酒的,而且就算是在草原上喝过了,在返回应天府之后也就再次回到了以前的样子,你说他藏酒?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朱棣心里有了一个答案,一个他不愿意去相信的答案。

  “垶儿,你什么时候开始藏酒了?”朱棣看着大孙子尽可能的保持表情别有太大的变化。

  “藏酒?孙儿不喝酒藏什么酒?”朱瞻垶嘿嘿一笑,但却让朱棣的心中升起了不想的预感。

  “那些酒是之前在爷爷的地窖里拿的,您忘啦?”

  朱棣差点儿一口气儿没上的来!

  要知道那可不是什么普通的酒,那是他的皇后在撒手人寰之前亲手酿制的!就连他也就只有那么一点儿了!都被这小兔崽子给搜刮干净了!

  拿自己的酒来招待老和尚?

  “那贫僧今日可就有口福了。”姚广孝闻言也是笑了起来。

  他虽为僧人,但却也并非是不沾荤腥的,他有着自己的准则。

  一不吃耕牛,耕牛新奇劳作,因其善。

  二不吃狗肉,狗看家护院忠心不二,因其忠。

  三不吃大雁,大眼一生一世一双人,因其贞。

  四不吃乌鱼,因为乌鱼奉母至孝。

  不过说归说啦,这姚广孝也和个酒肉和尚差不多,因为他虽然不吃耕牛,但却吃草原牛,而且除了这四不吃之外其他的他都吃。

  只不过他讲究的这些也不是佛门的,而是道家的。

  这倒也不奇怪,毕竟姚广孝也当过道士,或者应该说姚广孝是释、道、儒三家皆有研究的通才。

  嗯?朱瞻垶的脑海中闪过了一道光,让他想到了一些东西。

  “爷爷您今儿个怎么来找老和尚了?是被那些个文官们又烦的受不了了吗?”

  朱瞻垶抓紧了脑海中的那道光,开始小心翼翼的铺垫了起来。

  “那倒也不是。”朱棣摇了摇头,他今儿个还真不是因为那些文官烦的,就是单纯的来......

  第123章老和尚(第2/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找老和尚谈谈心。

  “不是!?”朱瞻垶的声音太高了八个度。

  “您不会是因为常州府江阴那边的寺庙向民间放高利贷以及利用开悟之名***女的事情来找老和尚的吧?”

  “不成不成!这事儿都过去多久了?您该杀的都杀了该罚的也都罚了,怎么还能秋后算账呢?”

  ……

  朱棣满脸都是问号,老子什么时候说过这事儿了?

  这其实并不是朱瞻垶瞎说的,但也不是时事了,而是约莫一年多快两年以前的事情了。

  江阴那边靠近长三角,或者说它本身就是属于长三角的地界的,再加上就在运河旁边,所以江阴那边一向都是比较富裕的。

  一年多以前,江阴那边出了个事儿,一个大寺庙在换了新主持之后开始大肆敛财,不仅以各种由头去吞并周边百姓的田地,更是借着寺庙的便利***女。

  后来这事儿被一个僧人给爆了出来,朱棣直接让人把那个寺庙给抄了。

  朱瞻垶记得当时好像是抄出来银子三百多万两,田地近万亩,珠宝铜钱什么的还没算。

  朱瞻垶之所以记得是因为他当时感慨挺深的,这群和尚过的比当时还是皇孙的他都好……

  “不是,爷爷什么时候说要秋后算账了?”朱棣都给气笑了,自家大孙子那点儿小心思还能瞒得过他这个老人精?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要不就赶紧收拾收拾滚蛋!”

  “啊哈哈……”朱瞻垶尴尬的笑了笑,有些手足无措。

  只不过姚广孝并没有因为朱瞻垶的讪笑以及朱棣那掩耳盗铃似的感人举动所迷惑,而是一脸认真的看着朱瞻垶。

  “看来,殿下是有法子,是吗?”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