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7章:尊严只在剑锋之上_日月江山永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草原人的畏威而不怀德朱瞻垶早就不是第一次见识了,但这次瓦剌使臣的入京还是让他感觉三观被刷新了。

  永乐初年,大明为了针对鞑靼,所以对瓦剌才去了开放互市等一系列的策略,让大明和瓦剌的关系进入了短暂的甜蜜期,在这个期间内双方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但随着时间长了,也因为鞑靼没了,瓦剌就开始想要跳反了。

  之前谷王就曾经三次上书朝廷说瓦剌人越界放牧,但奈何瓦剌人只是顺着肯特汗山一带偷摸的来,也没能抓到什么人证,所以最后就有些不了了之了。

  大明遣使去跟瓦剌交涉,而瓦剌也很给面子,说以后一定会好好约束瓦剌子民,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草原人有个特性,这个特性曾经在朵颜三卫之中的两个首领的身上体现过,这两个人就是喃不花和海撒男答奚。

  之前因为朵颜三卫靖难有功的原因,也因为朱棣要树立一个良好形象的原因,大明对朵颜三卫极为地优待,以至于让喃不花和海撒男答奚错误的认为朱棣是个没有什么雄心壮志的庸主。

  现在,瓦剌也有了这种感觉,不过他们和朵颜三卫还是不一样的。

  在近乎所有大明人的眼中,这两年大明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不仅有了更加完善的法令,还有了羊毛和安南、奴儿干都司等地的山货贸易,但这些在瓦剌的眼中都被视而不见了。

  不是他们看不见,而是这种贸易对于国家的稳定来说是很有作用,但对于提升一个国家的战斗力而言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

  一个国家在战斗力方面最直观的体现是什么?在瓦剌人眼中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答桉也很简单。

  辎重的运输以及粮食的储备。

  大明在辎重运输这一块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善,还是在沿用之前的体系,而粮食的储备在这两年稍有增长,这主要是因为朝廷大量处理贪官和商贾,可以说是从贪官的口中和商贾的家中得来的。

  再加上因为羊毛的关系,中原有少许原本被用于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的土地被改成了种植粮食。

  这两者就是大明这两年在粮食方面做出的改善,但对于一场战争来说还不够。

  就是因为这个,瓦剌人觉得大明也没有什么好怕的,毕竟大明才刚刚打完鞑靼又去跟建州女真和安南的陈季扩干仗,这都是消耗不小的事情。

  原本这些瓦剌使臣是一脸得瑟地来到应天府的,在他们眼中此次的羊毛互市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如果大明不同意的话他们甚至还敢旁敲侧击的威胁。

  毕竟,在他们看来,大明如果再想发动一次横跨南北的战争那是很难的,就算是朱棣敢打......

  第267章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第1/4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给大明带来的消耗也得让他慎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