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2章:暗度陈仓_日月江山永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说这新粮的事情跟刑部的确是没啥关系,但却也正是刑部,要是其他的五部还真不一定会发生这种事儿,也不足以让朱瞻垶感兴趣。

  新粮刚开始抵达大明的时候,直属的负责部门是户部,协同负责的是兵部。

  户部本身就是管钱粮的,这个不难理解,兵部则是因为要预防别人对新粮动歪脑子,调兵守卫的。

  后来各国使臣在得知大明得到了亩产千斤的粮食之后,一个个就好像是闻到了腥味儿的猫一样纷至沓来,在确定大明不会随便发放粮种之后他们就动起了歪脑筋。

  从官方渠道得不到怎么办呢?那自然是走偏门了。

  因此,户部和兵部当时有不少人被下了诏狱,不过那时候管得严,没等他们开始动手,而是在他们刚和那些使臣接触的时候锦衣卫就动手了。

  那段时期太重要,重要到了朱瞻垶都不想借此钓鱼。

  这次新粮收获,大明有了大批的粮种,多到了要发放给百姓耕种的地步,对于那些动歪脑筋的使臣来说这次的机会就大很多了。

  比如这次分发新粮最开始的时候腾骧卫和锦衣卫不是查处了一批对新粮种子动手的官员和豪商吗?这些人中就有被利益诱惑而给使臣偷粮种的人。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发生这种事情朱瞻垶并不意外,他也没有自大的认为朝廷能够捂得住粮种不流出去一丁点儿。

  当初他跟老爷子建议定下了新粮和旧粮的缴税比例,又建议老爷子只发放三成的红薯种子,为的就是转移那些使臣的目光。

  玉米产量太低,红薯管得又严,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把目光放在土豆身上,这样一来就算是出现纰漏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不过即便是这样,锦衣卫和腾骧卫也没有放弃彻查私自偷、漏和高价购买百姓手中新粮种子的人,一来是朱瞻垶是真的不想让种子流出去,二来也是因为这样创造出的风声鹤唳能让那些动歪脑子的人不会想太多。

  连续不断的有人被捕,这些人都是要经过刑部的,这就给了刑部官员机会。

  这刘观就是。

  最开始的时候是有一批凤阳府的官员因为给他国使臣偷运新粮被抓,后来那些使臣派人找到了刘观。

  不是为了让刘观救人,而是让刘观在那些官员松口之前得到新粮的藏匿地点,争取将那些新粮运出大明。

  这刘观本来也是犹豫,不过还是那句话,他没架得住诱惑。

  第一次他没敢太过放肆,因此自打永乐八年北征结束之后,朝廷对官员就可谓是相当的严格,再加上现如今因为新粮正是风头最紧的时候,所以他只是帮着偷走了十几斤土豆。

  十几斤,这对于一个官员,而且还是刑部官员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也算是百密一疏吧,他逃过了锦衣卫和腾骧卫的审查,成功了。

  这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