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6章:趋于稳定_日月江山永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说白了,朱瞻垶对倭国这个破地方真的没啥兴趣。

  地方小不说,山地还多,这也就算了,地震还特么贼多。

  对于朱瞻垶来说,他宁愿面对旱灾、水灾,甚至是小冰河期,他也不愿意去面对地震。

  小冰河期对明朝的影响的确很大,但也到不了让文明断层的地步,毕竟人家满清可是让大明这个王朝崩塌了,而且你别管人家的统治和战争做得怎么样,但人家就是做到了。

  满清能做到,朱瞻垶不觉得汉人就做不到。

  当然了,前提是让大明不进入王朝中后期的衰退期,那个时候的官员这个阶层都已经烂掉了,只注重私利完全不在意王朝的结局。

  现在也是一样,倭国这个破地方不仅跟大明隔着朝鲜和大海,破事还特么多,朱瞻垶想要的只是石见银山和左渡金山罢了。

  石见银山在本州岛的西南部,左渡金山在本州岛东北部的小岛上,只要这两个地方的话那就稳定好本州岛就行了,四国和九州并不重要。

  至于虾夷……

  虾夷也就是以后的北海道,但现在却并不属于倭国,或者应该说在名义上属于倭国,但实际上倭国与其的联系并不紧密,甚至虾夷就如同明初时期的朵颜三卫一样。

  实际上属于大明,但实际上是各玩儿各的。

  就在朱瞻垶和朱高煦正紧锣密鼓地在平安京施行“救援”行动的时候,这里发生的一切也都传回了大明。

  “哼哼……”

  朱棣回想着今天早朝时候百官的反应,不禁冷笑出声。

  在皇帝面前,官员真的是像极了墙头草,风往哪边吹他们就往哪边倒。

  之前屠城的事情也传了回来,虽然在杨浦等人的运作下变成了柳升先斩后奏屠了城,但也有人说朱瞻垶御下不严以及建议让朝廷将柳升给叫回来,免得败坏大明的名声。

  看似合情合理,但是却被朱棣以大明没有多少熟悉海战的将领,以及战阵之中不可临时换将为由给拒绝了,柳升也算是逃过一劫。

  现如今,随着倭国平安京地龙翻身以及明军在倭国赈济灾民的事情传了回来,再加上百官也都猜到了朱瞻垶是想要借着这次机会给倭国一个教训,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不仅如此,大多数官员的口风也都改了,说是柳升虽然有错在先,但事后弥补得很好,可以将功赎罪之类的。

  不过也有少部分人没有随风倒,但是他们也没有坚持要惩罚柳升,而是选择了沉默是金。

  这些人都不是傻子,现如今大明官员中,但凡是有点儿脑子的都知道皇太孙的能力如何。

  御下不严?呵呵,听听就行了,认真你就输了。

  别的不说,你看在经过北巡的忽兰忽失温之战后,大明有哪个武将不服朱瞻垶?

  拜托,团灭瓦剌三王诶!而且还是斩草除根的那种!

  所以,这些人都知道所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