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0章 大旱之年心不慌_穿书七零,我靠亿万物资躺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这个事可不可行还是要让罗大哥看看。

  但是罗余安这回离开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些。

  久到从劳动节到国庆都还没回来。

  陈雁来翻看着大橙子从系统图书馆抄录下来的历史大事。

  到今年的十月,也就是最近,四i人帮被粉碎,文i革结束。

  也不知道罗大哥突然的消失和这件事有没有关系。

  这样想的时候才发现时间竟然一晃就过了半年。

  这半年里,缝纫社的生产算是走上了正轨。

  女工们手巧,在陈雁来和孙玉珍的双重培训下,工艺日渐成熟,甚至有的女工的技术水平都要超过她们俩了。看書喇

  他们的缝纫社制作的童装可以说受到了全县人民的喜欢。很多供销社抢着要他们的货。

  的确像陈雁来最开始预期的那样,这些童装多数都用来随礼送人。为了方便他们送人,缝纫社还仿照了后世,制作了礼盒版本。

  有礼盒,就需要包装,又从纸盒厂定了纸盒,村里的奶奶大妈们也有工作了,就是折纸盒、粘丝带,又给村民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

  今年的天气的确像老叔公说的那样,是大旱之年。

  整个夏天就淅淅沥沥的下了一点儿小雨。

  村里的庄稼肉眼可见的蔫吧,能达到往年的五成就算不错了。

  倒也不是全县都旱,河套、水库附近的村子就要好很多,能达到八成左右。

  榆林村的收成没保证,但是张村长一点儿不虚,走路都带风。

  为啥?

  早在入夏发现的确旱的厉害后,铁三角开会讨论后做了个重大决定。

  那就是,拔苗种菜。

  榆林村有一部分田地是在水井附近,那部分可以通过浇水保证收成,这部分的收成交公社足够。剩下其他浇不到水得凭天收的地方,干干脆脆的全给拔了。让村民们全都拔了之后种菜。

  也就是铁三角对榆林村绝对的管理,村民们对他们也绝对的服从,哪怕一些人不解为什么,但是也都老老实实的听话。

  春天的时候种的菜再加上后面补种的。量大到让人咂舌。

  对榆林村的做法,有的村子看热闹,有的偷偷的学。

  公社派人过来了解的情况,但是张村长表面答应的好好的,背后该干嘛干嘛。他家里三个军人且还都是军官,在公社领导跟前也有份量,那边也不敢强管。最后就听之任之了。

  现在不少菜已经可以收了。豆角、地瓜都晒成了干,储存起来,白菜也是晾晒成干白菜。

  毫不夸张的说,榆林村人光吃菜,也绝对饿不死了。。

  更何况,他们榆林村现在可不是全靠土地吃饭了呢。

  他们现在有缝纫社还有食品厂。

  食品厂就是原本打算做的咸菜厂。在最初分了一部分面积出来做粉条。毕竟村里土豆地瓜种的多,原材料实在是太丰富了,不做都浪费了。

  最开始只想着自己做了好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