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龙_万古蛇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辞源》说“”是有翅膀的千年龙,五百年的被称为角龙。龙是不凡之物,寿命奇长,更是龙中之贵(当然,也有人认为可指远古的氏族部落和神秘古国——氏和应国)。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天问》中,对如何帮助大禹治水、如何用尾巴在地面上划出一条江河引洪水入大海等奇事表示不解。

  简介

  之一

  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禹治洪水时有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之二

  古代传说中善兴云作雨的神。

  但是,晋代王嘉《拾遗记》说,大禹治理洪水时,有“黄龙曳尾于前”,与前述略有不同。又据《巫山县志》记载,相传大禹引导洪水到巫山的时候,有一龙挖掘水道搞错了方向,一不小心被斩杀。一般的龙就算有引水之功也会冤死于九泉。不论是,还是黄龙,说高点就是部落首领的得力帮手,说低点就是普通士兵,在人类世界中还谈不上多少神性。除外,烛龙、勾龙、夔龙等龙形象后来未能见出在后代的发展。

  当然,黄龙也可指称大禹。《山海经》说,禹的父亲鲧窃取天帝的“息壤”来掩埋洪水,最后被杀害在羽山的郊外,死后三年躯体不腐朽。天帝派天神用吴刀解剖鲧的躯体,结果诞生了一黄龙,即大禹。这是龙化为人的故事雏形,而后代又多有将人比作龙的故事,如孔子称赞老子是龙等。

  历史渊源:

  最早出现是在先前的黄帝时期,《山海经》和《史记》就有记载。大意是以黄帝为首的黄河流域部落与以蚩尤为首的长江流域的部落发生战争,双方都使用各种神奇的动物来帮忙。黄帝这边的擅长“畜水”,蚩尤那方也有擅长呼风唤雨之灵物,本领较更胜一筹,大雨飘向黄帝这边。黄帝处于弱势,就请天女“魃”帮忙止住了大雨,一举歼灭蚩尤部落。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杀了蚩尤和夸父。由于战争消耗能量过大,再也无力振翅飞回归天庭,就悄然来到南方蛰居在山泽里。龙属水性,所句之地,云气水分自然而然会聚起来,这就是南方多雨的缘故。许多年后,复出,助天禹谭水脉,开江河,成为治水功臣之一。

  《山海经校译》相关文摘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处南极①,杀蚩尤与夸父②,不得复上,故下数旱③。

  旱而为之状,乃得大雨。

  ①:传说中的一种生有翅膀的龙。②蚩尤:神话传说中的东方九黎族首领,以金作兵器,能唤云呼雨。③数:屡次,频繁。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①,逮之于禺谷②。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已杀蚩尤,又杀夸父③,乃去南方处之,故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