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八十一、二章 渔政_帝国重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还有一个胡文海见过的总参三部的“技术军官”。

  加上海军后勤部门和补给舰方面的一位设计专家,加上胡文海和翟友江,不大的会议室里竟然有了点拥挤的感觉。

  “今天把大家都聚集到渔业局这里,原因大家想必都清楚。胡文海同志提出了一个建议,海军通过远洋渔业增加国防经费收入。就这个提议我想请在座各有关部门进行一下研究,看看是否可行,能否解决海军经费短缺的问题。”

  池秘书目光在会议室里环视一圈,别看是顶着一个秘书头衔。可他不论是级别还是权力,都是在场当之无愧的老大。背靠的大树足够乘凉,这目光就相当有分量。在他的注视下,渔业局的邵局长顿时就坐不住了。

  邵局长是今天的地主,远洋渔业又可以算是渔业局的分内事。同为在海上混饭吃。他本身就是从海军专业出身,没有不出头的道理。

  “这个远洋渔业的情况,我看还是请水总的白经理说两句吧。舟山渔业在今年组建了咱们国内第一只远洋船队,这方面是不是有些资料?”

  水产总公司的白总经理沉吟了一下,缓缓的点了点头:“我们之前对国际上的远洋渔业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今年舟山渔业公司派出了一支13艘渔船的远洋船队,赶赴西非海域进行远洋捕捞。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年利润大概能达到一千万美元左右。不过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少问题,我国没有远洋渔船建造经验,远洋渔船偏小。成本偏高,不适合远洋作业等问题比较严重……”

  “好了,让你介绍远洋渔业的资料,不是让你谈困难的。”邵局长皱眉,打断了白经理的话。

  水总那点小心思他心里清楚,年利润肯定不止是一千万美元,不过是怕说的太多了,引起上面的关注而已。

  像这种新生业务,肯定要多强调困难,这样一方面出了问题才不会被打板子。另一方面最好还能阻吓后来者分薄资源,这都是官场上的老套路了。

  不过今天不是主管部门调查下属企业的经营状况,而是调查海军进入远洋渔业的可能性。

  邵局长明白干脆问道:“白经理,请你介绍一下国际远洋渔业的情况吧。海军如果在这个领域投入。要达到年十亿人民币收入,需要有什么准备?”

  “这个,十亿人民币……”

  白经理心算了一下,皱眉答道:“我想,大概要投入一百艘渔船吧。但是肯定不能全部放到西非海域,可我们对世界上其他远洋渔场的了解又比较薄弱。”

  他想了想。最后犹豫的下了结论:“我认为,要通过远洋渔业实现年十亿人民币的收入,是比较困难的。”

  “这样么,远洋渔场的资料郎教授,魔都水产大学有没有什么研究?”

  魔都海洋大学的前身是魔都水产大学,在远洋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