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零八章 承包制_帝国重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两百四十块钱,拿到市里其他单位比一比,也算是有点出息了。不过在厂里嘛,也就是那么回事。比我有本事的多多了。”

  “哎,大明说的是。”胡虎也点起了头:“咱们厂的工资没得说,我的活比大明还好点。生产线维修工,平常不累。有事的时候加点班忙一点而已。工资倒也不少,可在厂里出头也不容易。”

  胡文海若有所思,对他们俩的遭遇倒是早就在预料之中。

  新科目前工厂分成了几个“车间”,业务跨度相对比较大。

  一车间是原来501厂的老底子,精铸和机加工车间。主要是生产国产的tri60微型燃气轮机。

  二车间是电子激光车间,印刷电路板和生产激光组件,巨型总段造船法涉及到的激光测量设备,就是从这里生产的。除此之外,还有利用从摩托罗拉进口的芯片,生产的一些特定功能的嵌入式系统,供应了七十亿项目国内还不能自产的芯片部分。

  三车间生产水锂电,是目前盈利能力最强、工人最多的车间。

  501厂原来那些工人,早就已经无法满足新科工厂的人力需求。这两年胡解放始终就没停下招人的工作,工厂的职工规模少说翻了两三倍。而新科公司的待遇在绣城人尽皆知。能进来上班的就没有普通人。

  除了一部分关系户,绝大多数工人加入新科公司,都是经过多次考试、面试,甚至是试用合格才能最终上岗的。

  而这些人,无疑都是绣城工人群体中的佼佼者。很多人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上岗之前都自学了高中或者大专的部分课程,上岗之后的培训人力资源部也从来没有落下,老师都是从绣城唯一的理工科大学,渤海省工学院聘请的工科教授。

  这些新招的工人,或许原来的底子不是很好。但至少学习能力都是水准之上。久而久之,竟然反而比老501厂的职工,发展的更有前途。

  现在的新科工厂,单就人才的密度来看。绝对在绣城名列第一。甚至能让第二、第三、第四的工人凑一块考试,也不会比新科一家的高素质工人更多。

  胡虎和路大明两人虽然和胡文海学了不短的时间,但在如今强手如林的新科公司,混的也不是那么轻松。

  “既然你们在厂里干的不顺利,那有没有想过出来单干呢?”

  “单干?”胡虎嘴上还叼着一根螃蟹腿,登时傻了眼:“海哥你是说干个体户?”

  “算是个体户吧。其实个体户也没什么不好,现在做这个的人越来越多,社会上对个体户的看法也在改变……”

  “海哥你不用说了!”路大明撂下手上的筷子,平静的说道:“你让我们去做个体户,那我们就去做!”

  胡虎想了想,竟然也跟着点头:“对,既然海哥说了,那我就试试。就是不知道,你想让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