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五章 制裁_帝国重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没有胡总开挂的波音,可没有一次拿出上百亿美元的能力,收购麦道力不从心。

  1991年的麦道此时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波音想迎娶麦道,是凑不出这笔彩礼钱的。只有在麦道竞标atf战机失败,未来集团业务无以为继的时候,波音才能乘虚而入。

  另一个因素也是不能忽略的,1996年atf战机项目已经确定波音中标。这时候波音收购麦道,是有五角大楼极力推动的。当时的国防部长威廉佩里认为一个垄断的波音对军力提升更加重要,于是支持了波音并购麦道。

  为此美国官方出面,对欧洲各国担心波音垄断的声音进行压制,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利益交换,以摆平欧洲的反对声音。在这些利益交换条件里,甚至还包括了允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收购一部分麦道军用技术的要求。

  在这一系列的特殊背景之下,麦道这才终于被波音揽入怀中。

  而在1991年呢?麦道如今还是atf计划的竞标方之一,而波音的大恩主威廉佩里还没有登上国防部长的宝座,波音手里的小钱钱更是捉襟见肘。

  面对格鲁曼的横刀夺爱,波音此时也只能是定下了一个最低的期望。拿下麦道0%的股份,联合其内部对格鲁曼不满意的股东,让格鲁曼的收购失败。

  但是这些话,波音是不能对外面直接说的。

  怎么说?对那些指望波音收购麦道之后,等着股票价值上涨的股东说我们就没有这个计划?

  对麦道同意股份置换的股东说,我们其实是晃你们的?

  对格鲁曼说波音怕了你们,不敢正面竞争,只要把你们的生意搅黄了就算胜利?

  对中国人说,我不是要收购麦道,只是为了要坑你们的钱?

  波音想死吗?

  既然作出了收购麦道的样子,波音就不可能自曝其短。哪怕是撑门面,也要表现的好像志在必得一样。

  面对欧洲方面突然甚嚣尘上的“波音威胁论”,波音方面有苦难言。总不能说“我们其实是假打的,就没真想收购麦道”,只能是打落牙齿和血吞。

  在波音的沉默应对和持续推进收购之后,很快欧洲舆论的风向也吹到了政界。

  欧洲宇航防务集团一直以来都在谋求政府方面的政策应对,然而波音毕竟刚刚开始着手收购麦道,双方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动向。在这种时候就有政府出面,未免有些小题大做。

  不过官字两个口,上也有理、下也有理,全看怎么说罢了。一个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的力量还不足以指使欧洲的官僚们,但当欧洲金融集团的势力也加入其中,情况又自是不同。

  报纸上、电视里,广播、杂志,甚至是这段时间里的很多欧洲大学的讲座,都频繁的开始谈论起波音如果收购麦道,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