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三十九章 国际局势_帝国重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剧烈,不如说是全社会对长久以来经济困难造成的怨气积压,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宣泄口径罢了。

  一条贯穿国土的铁路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也没有那么重要。真的花了一百亿美元修这条铁路,能把哈萨克斯坦亏的底掉,恐怕绝大多数时候单凭他们自己的运输需求,是绝对无法把这条铁路运量利用起来的。

  至于说面对灾害的快速反应和塑造国家凝聚力之类的理由,那就未免有些好高骛远了。

  很快,一些报纸又开始喊起了“请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慢一点,等等人民的胃口吧!”。好吧,反正左右都被他们给说了,现阶段谁敢拿钱修铁路,似乎国民吃不上饭就是这个原因了!

  等到舆论准备做的差不多了之后,阿比舍维奇便最后抛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政府肯定是没这笔钱来修铁路了,不过考虑到南部铁路改造工程也是众望所归,那么干脆把这条铁路拿出来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好了。

  阿比舍维奇这算盘打的美滋滋,不管是谁在背后推动这项工程,有本事把一百亿美元真金白银的掏出来啊!为了拉拢哈萨克斯坦,难道美国人真能舍得这么大一笔钱?

  好,如果你美国佬这么大方,我给你做舔狗有什么关系?

  至于说如果美国人拿不出这笔钱来,那就别怪我去投靠俄罗斯了。

  只是面对阿比舍维奇时不时丢过来的媚眼,谢夫隆在哈萨克斯坦的负责人小小布什只能莫名其妙的从内心深处发出疑问: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就在阿比舍维奇志得意满的等待美国人反应的时候,国际局势却发生了一场剧烈的变动。

  从1991年819后苏联解体,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区就陷入了持续的动荡局面。杜达耶夫在武装推翻当地的俄罗斯政权之后,随即在议会选举中当选了车臣共和国的总统。到了1991年末,车臣共和国宣布正式独立,并且组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正规武装力量。

  到了1992年初,车臣西部的印古什地区却脱离车臣,转而宣布加入俄罗斯。

  在这一背景之下,俄罗斯联邦的政治局面顿时扑朔迷离的起来。

  不要印古什地区是不可能的,人家自带干粮来投奔,契丹人如果还想把总统干下去,就不可能把到手的鸭子送出去。

  而车臣的地理位置又太特么的重要了!

  高加索地区在里海和黑海之间,往南是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往北是俄罗斯的伏尔加河流域精华地区。这里不仅是俄罗斯的主要石油产区,而且是主要的石油化工工业区,同时还是重要的粮食产区,是矿产区、有大量的机械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

  包括著名的高尔基汽车厂,还有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红色十月冶金厂,伏尔加格勒CC公司、街垒厂……

  光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