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2章 来自时代周刊的专访_我的黑科技会自己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来自时代周刊的专访

  春城理工的校园。

  林云和斯托芬教授应邀而来,就着湖光山色的美景。

  迎面相对的,是被余霜盯着的时代周刊记者和摄影师。

  “您好,我叫雪莉!”

  清脆悦耳的声音,从面前的金发女子口中发出,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张精致的名片。

  “采访开始前,我就准备提出的问题,先跟你们确认下,林云同学您看可以吗?还有斯托芬教授。”

  雪莉问候地笑了笑,没有被身周的大阵仗吓到。

  时代周刊的采访,本来就行走在第一线,便是中东烽烟四起的战场,周刊记者也没少客串战地记者角色。

  “直接开始吧,没什么不能说的。”

  林云笑了笑。

  反正不能说的,之后余霜肯定会帮忙处理,那加快流程就是。

  “我也没意见。”

  斯托芬教授有些神思不属,他仍在思考着材料统一标准模型如何落地,至少也要能达到整合单一材料的程度。

  “好的。”

  雪莉把身上的录音笔打开,放在显眼位置,开始第一个问题。

  “材料统一标准模型,预计什么时候完成,它对于社会生活的改变,又有哪些呢?”

  “请?”

  林云把这个问题,交给了斯托芬教授,他才是大多数民众熟知的顶尖学者。

  “准确的说,我假设的理论模型,是一个初步猜想,且没有达成例如石墨烯材料的适配验证,所以在完成方面,需要走很漫长的路。”

  斯托芬教授拿得起放得下,并不在意他的失败。

  何况,这也不算失败。

  “那这个科研进程,对科技生活的影响,是否会起到正面作用,比如林云同学率先提出的石墨烯新构型?”

  雪莉婉转着曼妙身姿,侧面朝林云露出了美妙曲线。

  “前沿理论的突破,当然会带来积极影响,我们可以想象,在材料无限的世界,能源信息方面,都能带来长足进步,乌托邦时代不再是幻想。甚至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海底世界,巴比伦空中花园,在我看来,也是某种未发现的新材料新能源,或者二者结合所导致。”

  斯托芬教授,转行说起了童话故事。

  “那可以是石墨烯吗?可以继续选择电池吗?”

  雪莉很聪明,把话题集中到民众想要了解的事情上。

  “可以的话,我会接着努力。”

  被美眸紧紧盯着,林云不好一直不说话,所以给了个肯定答复。

  “其中有原因吗?”

  笑眼弯弯,雪莉继续问。

  “真要说出个理由,那大概是刚好遇上了电池问题,前些日子推出的外置动力电池,让我有了兴趣,再加上点运气,碰巧有了现在的成果。”

  “看来,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雪莉暂时收住,放在膝盖上的笔记本,翻开了下一页。

  “下一个问题有些敏感,不知道您是否愿意披露资产和之后研究方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