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9 来自天星情报署的疑惑_161_轴承曝光我成首席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青云没有想到,林宇竟然有着整套的通讯设备的图纸,而且是如此的详细。

  他都有些怀疑这个6g通讯的项目真的是最近才开始研发吗?

  这么短的时间就已经有了通讯设备的图纸了,这样的进度似乎有些快了!

  他们研发新的通讯卫星最为在意的就是通讯设备的外形体积以及整体的发射原理,而现在林宇提供的资料之上介绍的清清楚楚。

  所谓的卫星通信系统是由通信卫星(空间部分)和通信地面站(地面部分)两大部分构成的。

  在这一系统中,通信卫星就是一个悬挂在空中的通信中继站。

  它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只要在它的覆盖照射区以内,不论距离远近都可以通信,通过它转发和反射电报、电视、广播和数据等无线信号。

  通信卫星工作的基本原理是:从一个地面站发出无线电信号,这个微弱的信号被卫星通信天线接收后,首先在通信转发器中进行放大,变频和功率放大,最后再由卫星的通信天线把放大后的无线电波重新发向另一个地面站,从而实现两个地面站或多个地面站的远距离通信。

  例如一位在夏国的用户要通过卫星与大洋彼岸的天星国另一位用户打电话,就要先通过长途电话局把用户电话线路与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地面站连通。

  地面站把电话信号发射到卫星,卫星接到这个信号后通过功率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再转发到大西洋彼岸的地面站,地面站把电话信号取出来,送到受话人所在的城市长途电话局转接用户。

  这就是通信卫星的作用。

  而通讯卫星还可以分为静止通信卫星和近地通信卫星。

  静止轨道卫星,又称24小时轨道,指的是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卫星的轨道周期等于星球在惯性空间中的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且方向亦与之一致,即卫星与地面的位置相对保持不变,故这种轨道又称为静止卫星轨道。

  一般用作通讯、气象等方面。

  静止轨道卫星的特点:

  第一轨道很高,信号在空间的传输损耗大,故一般均不支持手持机;

  第二信号在空间传输时延大,单跳单程为270毫秒,双程为540毫秒,双跳时延为单跳时延的两倍;

  第三覆盖面积大,组成全球系统只需三颗卫星,对区域或国内系统只需一颗卫星。

  近地轨道卫星,又称低地轨道卫星,是指卫星距离地面高度较低的轨道。近地轨道没有公认的严格定义。

  一般高度在2000千米以下的近圆形轨道都可以称之为近地轨道。

  由于近地轨道卫星离地面较近,绝大多数对地观测卫星、测地卫星、空间站以及一些新的通信卫星系统都采用近地轨道卫星。

  近地轨道卫星的优点,一方面是通信信号延迟低;另一方面卫星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