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第 46 章_闲情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怀衍,倒显得他是这方的话事人。

  此间并无侍女招待,只有家中几个书童在一边添酒,周围布置不显奢华,却看着十分雅致,叫连怀衍几个同窗皆觉杜家底蕴非凡。

  杜家兄弟二人先是举杯致谢,“感谢诸位今日出手相助,叫我家不胜感激,我父亲还未曾归来,便由我兄弟二人代为招待。”

  诸郎君便纷纷摆手,言举手之劳云云,杜丘此时也做了稳重样子,“招待不周,诸位多担待。”

  “已是极好的了。”连怀衍按他肩膀坐下,笑道:“我几个同窗都是潇洒之人,不用诸多礼节。”

  杜丘便看向几人,见他们纷纷点头致笑,便觉放松,他本就是健谈之人,遂问起几人名姓,连怀衍便一一介绍来,“这是安秉舟,旁边这位是简夷,字延思,他二人皆是东京人士。”

  他又看向一侧喜笑颜开的两人,“你看他两个这般肖似的相貌,正是一对兄弟,大的叫顾隽,小的叫顾安,是蜀地人士。”

  杜徽杜丘便一一见过,杜丘对顾氏兄弟二人好奇问道:“竟有如此相像,二位兄长莫不是一对双生子?”

  二人一同点头,杜丘见了却揉揉眼睛,笑道:“二位一般动作,若非提前知晓,普通人只怕都会当自己看重影了。”

  简夷在一边笑道:“他二人在书院也时常叫先生分不清的。”

  杜丘又要让他二人一同开口讲话,杜徽在桌下拍了拍他的腿,眼神示意他不妥,才叫他明白过来,举起酒致歉,“是我失言了,二位兄长勿怪。”

  顾隽、顾安又一同举杯,口中皆道:“哪里哪里。”一瞬间便叫场面欢畅起来,连怀衍笑道:“他二人最爱这般捉弄人的。”

  杜徽才举杯笑道:“我观二位兄长都是端正之人,不料也如此活泼。”

  安秉舟在一边答道:“先生常说做学问要严肃,做事尚可活泼些。”

  杜氏兄弟皆深以为然,杜丘道:“我家中先生便常说适以娱乐,更益学思,想来这就是读书的道理之一。”

  杜徽也道:“听说应天书院极难考进,想来几位兄长皆是才思斐然之人。”他这话虽有应酬之意,却也是自己心中所想,如今登科之人便有数十出自四大书院1,其中尤以白鹿洞书院和应天书院最为突出,其中应天书院入学条件更是极为严苛,不看家世只看才学。

  简夷此时正夹了一条黄鱼吃着,闻言指向安秉舟,吞咽几下才放下筷子道:“这一个才是厉害,十岁就进了书院。”

  杜丘杜徽看了更是惊讶,对他十分好奇,叫安秉舟羞赧不已,“当时只是投了个巧罢了,如今读了七年书先生都还不让下场的。”

  连怀衍知他谦虚,跟杜徽说道:“常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我们几个都是要考进士科的,先生压一压才正常,今年秋也都是要下场的。”

  杜徽闻言却是惊讶,“怎么我们家先生不曾压压我们,也叫我们今年秋就下场去试试,我祖父还说若是州试都不中的话回来就等他板子,可是我时务策都才写了十几篇,先生见了我写的就骂,说我还不如家里几个姐妹用心。”

  杜徽也道:“几位兄长在应天书院尚且还需要等待时机,何况我们两个。”

  连怀衍听了却十分不赞同,“既是姑祖父点头了的,自然有他的用意,我进书院虽晚,也听先生说过早进科场确有其好处,只是书院中学子众多,讲学且需要兼顾到位,学子涉猎虽广泛,但是读深便要多费心力,你家四位先生皆是老太爷重金聘请,礼贤下士请来的,你们不该妄自菲薄。”

  杜丘跟杜徽对视一眼,杜徽道:“表哥说的不错,试一场便晓得科场艰难了。”

  作者有话要说:1北宋四大书院为衡阳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