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我更想当秦二世!_大秦:儒皮法骨道家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静的姿态,从更高的角度去旁观棋局,纵览世事。

  嬴未掸了掸袖子起身跪地,行大礼道:“……未,拜谢老师传道受业之恩!”

  荀子受了他大礼,挥了挥手,示意他赶紧走。

  嬴未行了三礼,转身离开了这间木屋。

  荀子看着嬴未离去的背影,眼神欣慰。

  身为老师,从来不是让学生变成另一个自己,作为老师,便是要传授知识,传授学生思考的方法。

  然后由学生自己去感悟人生,感悟属于自己的道路。

  所以荀子并不在意自己收的这三位弟子,两人学法摒弃儒家,一人学道虽赞同儒家部分理论,却也不全盘接受。

  对于荀子而言,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而不应该变成另一个荀子,这才是一位合格的老师,而以他们的才华能力,未来必将青史留名。

  儒家讲究教书育人,从荀子身为老师的角度看,教导出如何优秀的弟子们,还有比这更快乐的事吗?

  但人都是有私心的,在三位弟子中,荀子最喜欢嬴未。

  虽然两人的核心思想并不完全一样,荀子是纯粹的儒家,但是在许多观念上,两者却又出奇的一致。

  嬴未的许多观点,比如君舟民水,人性本恶,天行有常,认为宇宙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些都和荀子的理念不谋而合。

  其既走出了属于他的道,又继承了自己的衣钵,在荀子看来,嬴未便是自己真正的衣钵传人。

  荀子想着自己过去入秦,他曾言:“……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

  秦国严刑峻法,虽让国家强盛,但长此以往必出事端。

  如今,嬴未却明悟了‘德刑兼备’的道路,不知他回到秦国后,对于其他六国而言是福是祸。

  “年纪大了,就越是喜欢回忆过去。”

  “若强秦能通仁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学道德,那反而是好事,我又何必在此庸人自扰。”

  荀子畅然一笑,将棋盘上的黑白棋子都是扫落到一旁。

  有人言这世间之事就如同一盘棋局,但是在荀子看来,世事复杂难言,又岂是一局棋可以概括的。

  所谓下棋,就是陶冶情操的娱乐罢了。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