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544章 奏乐!礼迎!_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鱼禾给儒生们的考题,不是问他们如何教书育人,就是问他们如何跟外使交流,要不就是问他们如何著史。

  儒生们看鱼禾出的题,就知道鱼禾以后会将他们安排到什么衙门。

  不是太学就是鸿胪寺,要么就混个礼官,或者起居注之类的官。

  反正大权没他们的份儿。

  儒生们能不骂娘?!

  但骂娘归骂娘,该做题的还是得做题。

  鱼禾这点刁难,跟做官比起来,明显是做官重要。

  什么学说之争,什么维护儒学的统治权之类的问题,跟做官比起来,明显是做官重要。

  只要能做官,其他的谁在乎呢?

  这种学说之争、维护儒学的统治权,那不都是大儒们,亦或者北方那些名家们该干的事情吗?

  跟他们这些小人物没半点关系。

  学子们奋笔疾书,鱼禾则不断巡视。

  夜间学子们会离开,会去金陵城各处,为金陵城风月场的发展,增砖添瓦。

  鱼禾则会窝在弘文馆内,批阅学子们试卷。

  鱼禾自己对有些方面的学问研究有限,所以请了马况、冯英、杨音、马援等人过来援手。

  别看马援是一个武臣,人家在司法方面的造诣不低。

  在牧民方面也颇有心得。

  或许比不上冯英、杨音、马况这些人,但是比学子们,绰绰有余。

  众人所学参杂,像是马况,身兼三家学问,主修的虽然是儒学,但是在玄学上的造诣也不低。

  冯英主修的也是儒学,但是在农学上也颇有心得。

  当一篇管学文章出现在鱼禾眼前的时候,鱼禾立马让巴山去宫里找阴丽华,请阴丽华出面去请阴陆。

  别看阴陆那个小老头性子不好,人家是妥妥的管学大拿。

  毕竟,人家祖传了一大批家业,人家在经营家业之余,潜心研究学问,学问十分高深。

  鱼禾在一众人的帮助下,忙活了三日。

  将一众学子们的试卷批阅完了。

  鱼禾深知学子们做官心切,在剔除了一部分关系户以后,鱼禾依照学子们的成绩,以及各地报上来的学子们的品行,分别给学子们派了官职。

  然后将其写在了邸报上,让巴山张贴了出去。

  当学子们看完了榜文以后,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金陵城的娱乐业,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繁荣了不少。

  鱼禾则无心去关注此事,他有一头扎进了武科学子们的考校当中。

  武科学子们考校,来来回回就那么几项。

  能造就的,全部分配到了马援等人的帐下,不能造就的就分派到了地方上充任武职。

  反正文科的学子筛选了不少,武科倒是只筛选出去了十几个人。

  一番考校和任命完成以后。

  已经到了二月底。

  二月底的时候,贾复终于赶到了上谷郡。

  跟马况一样,耿况根本不答应鱼禾的招揽,直到贾复拿出王莽给的任命文书,调任耿况到江水以南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