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3章 汝南保卫战下_南明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汝宁府的大批百姓逃入汝宁城,说里面没有清军细作,那几乎是不可能地。

  果然,于应龙一查,就抓到了不少可疑之人。

  魏军不像明朝,将乡间交给士绅和宗族自己管理,而是将权力伸到了乡里。

  特别是豫南地区,因为社会结构被严重破坏,流民众多,乡间士绅和宗族势力不是很强,所以官府借着分田和清丈田亩的机会,将势力伸到乡间,再加上对各军堡、屯堡的丁口登记在册,并派人管理,所以比较容易查出问题。

  王家屏也没想到魏军这边的盘查居然这么森严,他谎称是项城那边逃来的人,说了一个被清军屠掉的屯堡,才蒙混过关。

  因为豫东属于开封府与汝宁府平级,鹿邑、陈州、项城这几个县不归汝宁管,丁口的册子还有屯堡的宗卷,没有存在汝宁,而是放在南阳,而王家屏说的屯堡,又是被清军屠了,不会有人逃来,城内事情那么多,几万难民需要管理,谁也没功夫盯着他,所以让他逃过一劫,还当了个民团的队正。

  不过他虽然幸运,但他属下的脑子却没那么灵光,几乎每天都有人被拉出来杀掉。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人,并不是他的属下,但是这个时候,另可错杀不能放过,许多无辜的人,也被当做细作砍头了。

  这种情况下,王家屏也不敢联系属下,便先在民团中隐藏起来。

  这厮身上似乎有种魔力,总是能躲过危险。

  这时随着清军渡过汝水,清军步军、骑兵、炮队源源不断的过河,将汝宁城围得水泄不通。

  虽然汝水被突破,清军兵临城下,但魏军早做好了准备,城中有一万五千多魏军,还有两万多民团,清军一时半会儿觉得打不下来。

  多铎渡过江后,汝宁已经成了他的瓮中之鳖,他也并不急躁,而是一边扫除外围据点,一边准备器械,布置好后再来啃下汝宁这块硬骨头。

  这一次,多铎破天荒的以大清郡王的身份,给金声桓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入城中,劝说金声桓归降,并许下侯爵的封赏。

  这并不是多铎小气,而是他还不晓得高义欢这个河南土鳖,已经在西安称王,还封了金声桓侯爵,他觉得一下开出公爵,感觉有点不真实,所以才提出这样的条件。

  金声桓看了书信,嗤之以鼻,给多铎回了封信,让他赶紧收兵罢战,免得自取其辱,坏了清军士卒的性命。

  多铎看完信,十分恼怒,以为金声桓骨头硬,遂即让清军开始三面围攻汝宁城。

  二月初五,汝宁保卫战正是开打,战争从一开始就异常的激烈,清军三面围攻,火炮对射,步军轮番进攻,战斗得格外激烈。

  王家屏并没有按着计划,给城外放信号,反而在守城战中宰了个清兵,升到了民团的哨总。

  这也是没奈何,战斗太过激烈,清军冲上城墙,又不知道他的身份,挥刀要砍他,他只能反击,把那清军给杀了。

  攻城战异常惨烈,每天阵亡的将士就有一两千人,不过金声桓和于应龙这些大官都在城中,家眷也在城里,无形中稳定了军心。

  当官的不走,将士们也愿意效死,一个个都准备与汝宁共存亡。

  这时金声桓,还有城中的官员,却都已经退入崇王宫。

  金声桓之所以这么稳,并不是真的想与城共存亡,而是早就有了万全的打算,万一守不住,便从崇王宫内的地道悄悄溜走。

  这条地道上次偷袭清军时用过,不过地道只要少数人知道,一直是军中机密。

  当然这是绝密,只有少数人知道,普通将士和民团却不晓得,这些大官让他们拼命,自己却留了后路,居然这么丧良心~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