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一十五章_辽东之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天艾虎生那叫一个长气,走路都恨不得鼻孔看天。为了多申购一点限额,权贵们已经到了不要脸的地步。这种不偷不抢不贪污就能搞钱的法子,唐僧肉一样的抢手。

  郑芝龙仗着和李枭是亲家,亲自找上门来。

  “我说大帅,家里人口多。有这种不犯法就能赚钱的法子,您好歹也想着咱点儿。不管咋说,咱还是亲戚不是。”

  “我说郑部长,谁家里人口不多?京城的房价现在有多贵,您又不是不知道。晚辈们买套房子,就他娘的要了俺们这些老家伙的老命。

  大帅,有好事情也得想想老夫。”郑芝龙刚刚说完,史可法就从月亮门钻进来。

  “都有份儿!都有份儿!”李枭笑眯眯的看着眼前这波人,都是艾虎生对付不了的,这才推到自己这里。

  全都是当年放下手中军权,甘愿为大明做贡献的老人,李枭也不忍心对他们太刻薄。毕竟,当年虽然自己占着优势。但真打起来,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真把大明搞得生灵涂炭千疮百孔,可不是这几年就能恢复过来的。

  李枭可知道,历史上的统一战争。虽然后世都在歌颂统一者的伟大,可哪一次大一统,不是建立在尸山血河之上。

  就算是太祖他老人家被描写的那么伟大,也不能掩盖三年战争死亡数百万人的事实。

  人口这东西减少容易,可增加就太难了。一个成年男子,需要成长十八年。这期间还得无病无灾,没有天灾人祸才行。

  可想要这个人消失,只不过一颗只值几个铜板的子弹就能让一个成年大活人,变成一个成年死人。

  如今的大明十年时间,朝廷空前强大,民间五谷丰登。可人口十年间,也不过增长到了两亿。和偌大的疆土比起来,两亿人口实在算不得什么。

  尽管朝廷三番五次的倡导移民,也给了移民很多优惠政策。可除了大灾之年的灾民外,没人愿意移民塞外。被安土重迁思想禁锢多年的农民,根本没有想过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尽管,直到这些土地实在不能养活他们一家,他们才会考虑迁徙到别的地方去。

  以东北为例,白山黑水之间,村落零零散散的散布着。土地肥沃的地方有人耕种,土地稍差点儿的地方,根本没人愿意去耕作。

  至于更远的黑龙江流域,除了几处聚居区之外,更是千里无人烟。到了外兴安岭,简直就是无人区一样的存在。

  更不要说更加荒僻的大西北,那就更没人去了。

  现实就是这样,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两湖流域,人多得挤成一坨坨。可东北西北,好多地方你走一天也不见得看到一户人家。

  湖广还算好些,但湖广的人口大多填到了四川。

  没办法的事情,张献忠那个王八蛋在四川造的孽太大了,以至于大明收回四川的时候,根本就没多少人口。只能从广西和湖南向四川移民,好多时候移民都是强项令,官府拿枪逼着没有田土的佃户离开家乡,到四川之后重新分给土地。

  关中的情况也差不多,一次回鹘之乱后,关中就凋敝的厉害。不得不从山西和河南往关中迁徙人口,每一次迁徙,差不多都得派兵押着才行。

  由于好多读书人的宣传,百姓们根本不相信,朝廷会不要钱的分给自己土地,而且还会三年不征收任何赋税。

  直到被当兵的拿枪押到地头,里长告诉这些衣衫褴褛的人,面前这些土地都是他们的。这些家伙才嚎哭着蹲在地上,泪眼婆娑的看着广袤的土地。

  好多人八辈子佃户,祖祖辈辈都没想过拥有自己的土地。没想到今天,被人押着去拿自己的土地。甚至直到大兵们走了,好多人还没缓过神儿来,自己居然有地种了,还是三年不缴税那种。

  好在这些年,孙承宗和张煌言在内政上下了很大功夫。每年新建了许多公路,北方重要城市之间基本上都通上了铁路。

  好像京城、济南、天津、西安、锦州、辽阳这样的城市,正在开始逐步普及用电。京城的大街上,路灯越来越多。现在就连小胡同里面,也会竖起电线杆子,挂上一盏照明的路灯。

  辽东之虎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