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9】每天两万三_重回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与沈诚言都认为超过了饱和点,会很快落下去。

  结果这个数字一直保持到了这个学期结束,并且还有小幅度的继续增长。

  沈诚言为了弄明白缘故,特意跑到三中去吃了一顿食堂,回来之后骂了三天。

  一中作为省重点,初中部与高中部食堂是不分开的,食堂相对比较正规,窗口多,竞争大,质量要比二中、三中好很多,最初的爆发式增长让房长安和沈诚言着实惊喜了一下,但很快增速就放缓下来。

  后来一中那边有高中部的学生主动询问了前去送包子的彭亮亮,沈诚言立即拍板,把高中部也一块纳入了目标客户,一中的市场才又进一步增长,到了十一月后,每天也有四千以上的数量。

  相较于三家公立中学,私立的海天中学最为麻烦,在刚刚开始之初,增速十分恐怖,第一周八百多,第二周就直接暴涨到两千五,翻了三倍,第三周四千。

  第四周则暴跌到了一千多。

  沈诚言和房长安原本预计这周包子数量铁定破五千,按照这个数目准备原料,还又招了两个人,结果海天这边直接来了两级翻转,差点没把俩人腰给闪了。

  这里面肯定有猫腻,沈诚言通过学生渠道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海天的两家食堂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竟然说动了班主任,在各个班级明令禁止学生们买包子。

  那一千多订购量,还是有的班主任不买食堂的账才保下来的。

  沈诚言从转行卖包子以来顺风顺水,第一次碰到这种玩手段的,气得破口大骂。

  这其实不是什么值得意外的事情,毕竟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二中三中的食堂如果有这份能量,估计也不肯老老实实地去拼物美价廉。

  房长安给沈诚言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到海天中学的食堂考察了一圈,然后带着证据到县工商局举报,很快带着工商局的一起来检查了一圈。

  下周海天这边的包子订单量突破了六千。

  由于是全封闭式管理,海天中学近三千名学生都要在学校里面吃饭,市场比二中、三中加在一起都还要大,没有了食堂的恶意阻拦,哪怕是这学期末稳定下来的情况下,海天中学每天的包子订购量也保持在一万上下。

  最高时更是超过了一万四!

  为了多垒几个灶,沈诚言干脆把铺子隔壁的两家房屋也给租了下来,但包子数量实在太多,又招了好几个新人,难免会有出错的时候,随着各个学校的食堂都变得“良心”起来,二中、三中的包子订购量都在慢慢回落。

  截止到期末,最终保持下来的数据,二中在四千、三中在五千的线上小幅度波动,冬天又有所回升,因为食堂的饭菜很容易冷,反而不如放在盒子里面用泡沫箱子送来的包子暖热。

  四所学校加在一起,每天的包子订购量基本保持在两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