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3章 赵宋和朱明三观不合_诸天地球大融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小心得了马上风死了。

  其他的倒也没有什么了,不过让赵宋感到高兴的是仁宗朝有能力的人真是不少呢,不过他们对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位都有一些不想见了,所以就把司马光给放归了,至于王安石,就继续的负天下之望去吧,这些眼高手低,有没有丝毫实操能力的“斑斑大才”,赵宋皇室是一个都不想用。

  要不是不能随便杀士大夫的话,赵恒都想直接的做了他们。

  可惜他们赵宋和朱明不一样,他们可不弑杀,也没有朱明那种至高无上的皇权。

  赵恒曾今问过寇准,要是你们这些宰执有了于谦和张居正那种,财权,人事权,兵权都归于己身的摄政实权的话,你们会怎么办。

  这个问题让寇准思虑了良久,最后还还是说了,于他自己来说他是不会对皇位起心思的,但是他的手下那些人都会给他黄袍加身的,因为权臣坐到了那一步,就只能进不能退了,因为退一步就是万丈悬崖,所以赵宋一朝即便是在皇帝的支持下,全力进行着变法的时候,也是有人会拖后腿的。

  这不是因为什么政见不合,而是不能让人独掌朝权,这是一个潜规则,庆历新政的时候,这个规则大家都是遵守的,可是到了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双方就都不遵守了,准确的说是王安石为了更好的变法把所有的反对者给赶走了。

  然后等到他罢相的时候,反噬就来了,而他举荐起来的那些人都是不懂这个潜规则的,或者说是装着不懂这个规则,反正为了实际的权利党争开始了,然后一直到北宋灭亡,党争就再也没有停过。

  不过也就是因为这起党争,赵宋才没有出非相的权臣,要不然五代旧事不远矣。

  这话说的赵恒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知道寇准说得对,但是这话听的有些刺耳。

  不过赵宋之前可就是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五代,有压制自己人的想法倒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赵宋却又些无法接受朱明的做法,在他们看来不管是于谦还是张居正都是不还死的,但是却被朱明皇室杀了,更恐怖的是那些大臣对朱明皇室的做法居然都认可了。

  谋杀天子的人被干掉赵宋是理解的,这毕竟是弑君,属于十恶不赦之罪,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

  朱元璋杀贪污腐败的官员他们也能理解,这种人是为恶一方祸害百姓,死了一点都不无辜。

  而于谦和张居正都只能说是擅权,但是却没有什么谋反的想法,也没有想要当皇帝的心思,为官也算清廉,居然就被朱明皇室给干掉了,这就让赵宋有些无法理解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很有能力呀,死了可惜了。

  要是在他们这边只要不是那种实打实无法反驳的重罪,这种人是绝对不能杀的最多也就是流放地方了,总之皇室是不可以沾染重臣之血的,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大家都讲究孟子说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所以完全无法理解这一点的,可要是清朝的那些人就会很轻松的理解这个问题,因为西游记这本小说里面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那就是,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

  说白了在赵宋亡了天下以后呀,这诸夏的传统观念可就变了,君臣关系也从一直以来的平等变成了养殖鹰犬了。

  赵宋和朱明三观不合呀。

  当然你要说赵恒杀靖康那事的话,这话就没法说了,靖康之变那里面的人,被杀的那些人也都是有取死之道的。

  只不过当时的赵恒被卓群给刺激了一下,没有走程序就直接的动手了。

  这事后来赵恒也是很后悔的,因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