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一十章 卫星_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国内科学家们的待遇也是最好的,他们要是不卖力干活儿,可真说不了。”

  嗅着爱妻身上的香味,在暖融融的温度下,黄历又蠢蠢欲动了。对于何梦雨那光洁细腻、没有体毛的,他简直爱死了,他也想发射——那了。

  在国内,黄历一直想把科学培养成南洋联邦的一种宗教;科学界最有才能的人被选拔出来,成为特权阶级也无不可。给予他们高额的工资待遇,在社会上提高他们的地位,对后起之秀给予任何鼓舞。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这种要求对科学研究的尊严给以尊重的呼吁,产生了很好的效果。随着的推进,这种效果将会越来越明显。

  而且黄历并不是夸口,南洋联邦的综合科研机构确实要比美国那种陆军部、海军部、科技公司分头研发的效率高。当然,美国人现在也注意到了的失误。

  同样对发射卫星的实际价值抱有怀疑的还有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但他以艾森豪威尔将军的身份思考问题时,他认为他所见到的实际是一种军事威胁。他他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正在下降。当然,任何总统都不会愿意看到威望的下降,而艾森豪威尔对个人威望的重视更是不同一般。但在国家安全问题上他却是个行家,从一开始他就把火箭技术看作是军事问题。

  现在,苏联的火箭技术危险地领先了美国整整十五个月的。由人来驾驶的战略轰炸机可能尚未过时,但已快成为过时的了。苏联事实上已经发明了令人恐惧的洲际弹道导弹。在莫斯科按一下电纽,华盛顿就会化为灰烬。这是一个冷酷而令人不安的事实:美国在生死攸关的洲际弹道导弹竞赛中已经落后,而且这种落后状态还将继续至少一年之久。

  刚刚了一个月,对于极力美化政府的部分美国人来说,又是一个不幸的日子。苏联的卫星二号又上天了。同前一个比起来,它在某些方面,是一项更为惊人的成就。新卫星重一千一百二十点二九磅——六倍于卫星一号,它的运行轨道距离地球一千零五十六英里。

  美国科学究们很羡慕,应该是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很羡慕。一个那样大的外层空间运裁工具可以容纳各式各样的仪器,通过无线电发回关于大气层以外的太阳辐射、大气的温度和组成、流星的危险性、地球引力、地球磁场、地球电荷、地球气候的各种云型等方面的资料。俄国人还搞了一个令人想不到的绝招儿。卫星上有一只莱卡种的小狗,它身上绑接的一些仪器装置可以提供动物在外层空间能否生存的情报。

  赫鲁晓夫趾高气扬,沉醉于他的科学家们所取得的胜利,他自夸说,向外层空间发射卫星不过是一系列俄国火箭奇迹的一个开端而已。他嘲讽地说道当初我们宣布成功地发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