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五章猛狮搏兔_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五章猛狮搏兔

  战争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考验的便是国家和军队的持久力和动员力。相对于印度的轻敌,巴基斯坦可谓是倾尽全力,本来嘛,实力逊于对手,再不奋发努力,也就只有灭亡的下场了。

  铁路军管,调用民用车辆,征召后备兵源,这样一种全力以赴的精神,为最后的胜利增添了很大的帮助。从瓜达尔港上岸的军备物资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前线,飞机、火车、汽车,能够使用的交通工具几乎全都用上了。各兵工厂虽然还不能生产高技术武器,但工人们加班加点,人停机不停,保证了前线充足的弹药补给。

  反观印度,从战争开始到现在,自恃实力,根本没有什么动员令,在印度民众心里,与媒体和军方播放的消息一样,充满了乐观的情绪,似乎取得胜利根本没有悬念,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十二月十三日,印军两大集团按照高层制定的计划开始了突围靠拢行动,而正是这个看似合理且暗含杀招的行动却给南巴联军制造了围歼印军的大好时机,这恐怕是新德里的印军高层打破脑袋也想不到的。

  如果印军固守待援,在兵力并不充足的情况下,南巴联军要想围歼敌人恐怕要费很大的力气,但印军一动,便暴露出了巨大的破绽,速胜的机会终于明显地出现了。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轰炸,路面和桥梁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印军行动起来才感到实施计划所面临的巨大困难。而南巴联合空军立刻抓住了这个良机,在得到了一百多架飞机的补充后,实力得以恢复,他们一面与东巴赶来支援突围行动的印度空军展开制空权的争夺,一面用轰炸机对印军展开了大规模的空袭。

  在这次印巴战争中,表现最抢眼的便是南洋联邦的车载型地对空导弹“天弓3”型了。从五三年借鉴二战末期德国的“瀑布”地空导弹技术研制发展的地对空导弹“弹弓i”型,到五六年推出能改装到重型卡车和坦克底盘的“弹弓ii”型,再到六三年全面升级的“天弓1”型,南洋联邦的导弹发展推陈出新的速度令人惊讶。

  这得益于南洋联邦所走的精兵路线,以及以军工出口养军工的政策。一方面因为部队少而导致装备的数量少,换装的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武器装备的出口不仅给军工企业带来了收入,也为检验武器的优缺点提供了更多的试验场,改进的速度也相应加快。

  “天弓3”地空导弹在印巴战场上大显神威,一方面是其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成熟的防空武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印度空军措手不及,无法在短时间内拿出对抗的办法。据战后统计,印度共空军损失了三百八十七架飞机,其中二百零三架是被防空导弹和雷达引导的高炮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