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9章 枯井_我用木雕记录异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不是有人失踪并且报了案,我们也不会得知那个地方出现了异常。”

  杨添接着道:“照片中的院子后方是一处老宅,里面全部破败,门窗都已腐烂,早就没有人居住,所以没有拍摄在这照片当中。”

  “有没有搜寻过?”沈星问。

  “搜了,也用虚无线探测了,什么都没有。”杨添道。

  “那这枯井有没有用虚无线探测?”沈星继续问。

  “当然探了,但井洞不知到底有多深,看不到任何异常反射。”杨添摇头。

  沈星扭头看向谢宗宇,后者正在喝茶,神情略微的陶醉,舌头在嘴中砸出轻响。

  见沈星看过来,谢宗宇提醒道:“喝茶。”

  沈星用舌头碰了碰嘴唇,正好碰到刚才被烫了的地方,随即摇了摇头。

  “你刚才说有人在那个地方失踪,是怎么回事儿?”

  谢宗宇将手里的茶杯放下,说道:“这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件事说起来很是离奇,和之前我碰见的其他异常根本不一样,所以特意请你过来再慢慢讲述给你听。”

  “请说。”沈星没有废话,目光直直的盯着谢宗宇的眼睛。

  谢宗宇清了清喉头,随即开始讲述起来。

  ……

  这口枯井位于一个叫“段宅”的废弃宅院中,地点位于平安市南郊距离市中心差不多三十公里的地方。

  原本这里叫做段家村,后来搞城市公园开发建设,这一片被征收。

  哪知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当时主导项目的市政厅一把手应受贿被查处,整个项目受到连累被审计,结果不审计还好,一审计发现该项目不管是启动程序还是征地拆迁、补偿款的使用等,简直千疮百孔,到处都是问题。

  随即整个项目被叫停。

  过了大约十年后,该项目非但没有重新启动,反而是直接被废止,从此该地陆续有段家村的后代再次搬迁回来。

  当然,这其中还有其他外地迁入的人员。

  附近慢慢有了人气,一些小型的农家乐也被开发出来,平时成了城里人周末节假日休闲的地方。

  后来有人看中了这片当时并没有被拆除的段家老宅,至于段家的人当初在获得拆迁款后已经不在平安市居住,据说早就搬到了其他州去,无法再联络。

  当时开农家乐的人准备将这段宅改建一下,利用这宅子的老旧炒一下复古情怀,以此吸引城里人的目光。

  在申请改建手续的同时,他请人查看了一下这栋建筑物的情况,看需不需要大范围修缮,或者直接推倒后按照原来的样式重建一座院子。

  当时负责建筑质量勘查的,是市设计检测院的退休工程师刘德培,他在退休后闲着无事,加上与准备开农家乐的这人是亲戚,所以顺便过来帮忙。

  一起来的还有刘德培十二岁的孙子刘小凯。

  在刘德培检测段宅建筑质量的过程中,刘小凯被老爷子告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