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一章:可乘之机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的四方快运镖师也纷纷动用所有的关系户侦察清兵的大本营和物资集中地。

  红歹是真的很善于学习,他经常检讨自己的得失,经常跟唯一成年的儿子豪格和几个心腹大将谈论几次用兵得到的经验教训。

  黄汉惯于偷袭,如何防备是建奴军事贵族研究的重点,最后得出结论,只要拥有一两万人马护卫,黄汉就不可能选择这样的目标。

  这一次入关,红歹是更加谨慎,他兵分四路出击,每一路人马都达到四万,他还选择了朔州坚城作为大本营和人口、牲口、物资集中地。

  为了能够把到手的抢劫成果带回大清国,红歹是这一次防范于未然。

  为了不被胆大妄为的黄汉率领骑兵追出关外袭杀,奴酋再也不会布置少量人马驱使裹挟的汉民赶着牛车推着独轮车陆陆续续上路。

  他准备采取统一行动共同撤退,这样做效率不高但是可以确认不给“红旗军”的突袭创造可乘之机。

  只不过看待问题要与时俱进,黄汉其实根本不是做不到突袭有一万满蒙骑兵协防的物资囤积地,或者奔袭押运物资去关外的运输队,而是以三年前的实力不允许进行消耗战。

  也是担心如抗日战争时期那样发动百团大战过早的暴露了八路军实力,使得接下来几年处境更加艰难。

  原本的大明三方博弈有些类似于抗日战争,现在多出一方“红旗军”。

  而流寇实在太不堪,一直都是强盗思维只会打烂一切,没有政治纲领,脱不了匪气成不了气候,即便夺下江山也坐不稳。

  现如今的“红旗军”得到了朝廷大义,每年能够拿到辽饷三百六十万两白银、得到一百二十万石粮食和马料,大大减轻了黄汉的负担。

  “红旗军”已经不怕暴露实力,只愁追不上清兵完成聚歼战术,根本不在意建奴拥有多少兵马。

  在关内作战,理论上只要有四营“红旗军”,无论是否遭遇清兵主力都能够做到能战,且做得到战而胜之。

  这不是自说自话,四营人马有一万六千,配套的辅兵至少有八九千,一路上收留的老百姓还不知会有多少会下死力气为“红旗军”干活儿。

  两万五千人马发现清军骑兵数量不占优势,完全可以依托火力优势攻击前进。

  “红旗军”的标配是每营都有四个百总炮兵,最起码拥有四十门一磅弗朗机炮,拥有十二磅、六磅、三磅红夷大炮各三门。

  如今营伍里火枪手全部使用自生铳,米尼枪占比高达三成,四营人马的战斗力已经接近八里桥之战的英法联军,人数达到三倍,防御力远远超过那时已经不装备盔甲的英法联军。

  要知道八千英法联军在八里桥打败了僧格林沁、胜保、瑞麟率领的满蒙联军五六万,而法军仅仅死亡三人,受伤十七人,英军死亡两人,受伤二十九人。

  这就是近现代火器部队跟冷兵器军队的较量,发生在八里桥的那场可笑的战斗注定把邪恶堕落的满清永远钉在了耻辱柱上。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