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零九章:崇祯十一年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门拜年,正月初四也就是开始办公前一天在新落成的“汉江大剧院”搞个团拜会就成。

  看到了拜年之人送来的名刺,黄汉立刻打开中门迎接,与此同时派出黄昂火速去请“汉江省”左布政使温体仁、右布政使杨一鹏来共同接见。

  来人是俩兄弟,乃是大明内江王朱至沂、华阳王朱至惠。

  他们真带了五百余川人和十几万两雪花银来到“汉江省”准备置业,如果这里的环境理想,不仅仅他俩会扩大投资,其他叔伯、兄弟也会纷至沓来。

  四川来客其实已经在驿馆住了足五天,旗卫也把他们的行踪及时报告了。

  黄汉得知情况后没有惊动这两位违背祖制跑这么远的郡王,尽可能不给他们造成心里负担。

  如果他们不愿意暴露真实身份以一个百姓的名义在“汉江省”投资兴业也会得到支持。

  朱至沂、朱至惠那日听了顾准宣传后就动了心思,由于蜀王系在四川二百余载,人口太多了。

  这一次被流寇祸害虽然没有折了直系亲属,也有不少庄园被毁,不少远亲、姻亲家糟了难,人口、财产损失都不少。

  能够迁徙一部分族人前往“汉江省”善莫大焉,成都府被流寇抢劫走了大量粮食,不少川民在“红旗军”组织下,有计划的移民,两位郡王干脆也带上家人远行。

  旅途顺利,由于是包了三艘长江客船顺江而下到达南通州转乘远洋大客轮前往“汉江省”,一路上也不算劳累。

  五百余人都没有出过远门,这一次觉得处处新鲜,一路上简直是欢声笑语不断。

  来到“汉江省”汉城住下后上街观察了五天,他们发现顾准没有吹牛,这里的治安良好,城市干净卫生,大街上、店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来往之人一个灰头土脸的都没见着。

  汉城跟天府之国的气候差不离,也是四季分明,川民来到这里没有任何不适。

  两位郡王有钱,他们来“汉江省”看看,如果这里很糟糕他们就当作偷偷出门玩耍几个月,大不了再带上一大家子回成都,见到了繁华、舒适的汉城后,他们决定留下。

  两兄弟商量后认为应该拜望征虏大将军送上厚礼,以后在这里置业少不了要结交官府,有这位国公罩着,做起事情应该事半功倍。

  黄汉热情接待了两位郡王,更加坚定了两兄弟在汉城落户的决心,接下来又跟前大明首辅温体仁,前大明漕运总督江北四府巡抚杨一鹏聊得愉快,他们彻底放心了。

  温体仁和杨一鹏这段时间心情舒畅,眼看着在他们参与治理下“汉江省”简直是一天一个样。

  他们在大明官场混迹三四十年,有对比才有发言权,他们相信照此发展下去,征虏大将军的威望会如日中天,来归者层出不穷。

  渐渐地温家、杨家就被潜移默化了,他们也开始审视大明的法规和制度,认为大明再不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整顿吏治,国将不国。

  温体仁、杨一鹏何尝不知这两位大明郡王如果能够在“汉江省”成功置业,不仅仅地方上会得益,还会起到千金市骨的作用,吸引更多大资本。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