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五十六章:尔等皆亡国之臣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职务。

  这样做了不仅仅能够确保御前侍卫班底流水不腐,还能够往边军、地方军中掺沙子,黄汉就能够始终保持耳聪目明,能够较好的保证军队这个国家机器不脱离皇权的掌控。

  黄汉以武立国,当然要防备武将乱国,要保证皇帝永远指挥枪杆子,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

  大国泱泱人口众多,哪有可能消灭朋党?

  黄汉亲自培养基层地方官,亲自教导军官,目的就是培植“帝党”而且要让“帝党”一支独大,以后不管出现多少党派,都必须在“帝党”领导下才能够生存。

  李知恩、毛承斗等等六位一等侍卫率领三千至少拥有一级斩首功的御前侍卫四班倒全天候守卫紫禁城。

  相信有了这些忠诚度、战斗力可圈可点的青壮年守卫皇城,安全无虞。

  方正化不但把河南、陕西剿寇的战果向崇祯如实禀报,也告诉崇祯以后守卫紫禁城侍卫的组成情况。

  并且委婉的转告崇祯,明年正月初一,无论崇祯是否同意禅让,“汉王”都会登基称帝建立“大汉帝国”,改元纪年“武威”。

  但是崇祯是否禅位将要直接影响皇室成员的待遇,相当于指明了崇祯不主动让位而是被赶下台,信王没得做,等待他的是终身幽禁。

  李若琏、方正化的六万京营精锐是崇祯的最后希望,温体仁、郑国昌、张凤翼等等口中讲出这彪人马已经被“红旗军”收编,崇祯未必全信。

  但是见到了洪承畴又看到了方正化,从方正化口中得到了同样的消息,崇祯彻底绝望了。

  现如今“汉王”更加无所顾忌,已经无所谓是否得到崇祯禅让,言明建立“大汉帝国”就在十几天后的大年初一,礼部已经在紧锣密鼓筹备开国大典。

  面对这一次相当于最后通牒的谈话,崇祯终于做出了妥协,他提出要见一见“汉王”,他要亲耳听到“汉王”的承诺。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