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二章 九年_为何这大秦越来越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凡是有利弊,大面积推行教育,势必会增加秦国的【文运】。

  以【财力】换取【文运】,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毕竟【文运】高了,就容易【文化胜利】……

  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读书固然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文化,可钱是由府库出的,他们读的什么书就由自己来决定。

  首先那种能开智的经书,类似《文韬武略》,或是军事书《孙子兵法》云云,以及经商养蚕种植医书,这些全部都不教。

  只教最简单的认字,认完字后再教他们阉割版的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的很多言论,除了核心思想那部分外,其实有不少地方是通用的。

  比如儒家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单这一句话其实就够琢磨一辈子。

  什么是善,善的标准是什么,以及如何去发现……

  这些问题能耗费人的精力,而最终得出的答案对秦国的强大没有任何帮助。

  这样的【文运】就是涨十万,百万,也不惧。

  想想出孔子的鲁国,【文运】算高了吧?

  还不是被人灭了国。

  这就足够证明单提升【文运】不足以强国。

  王陆心中有了大致方向,具体实施起来大概还会有些调整。

  “得给它起个名字。”

  “灭秦,只给了十年的时间。”

  “如今已经用了一年……”

  “而它一旦实施起来必然会一直持续下去。”

  “那就叫它——九年义务制教育!”

  “正好这个名字正好从爹娘口中提起过。”

  “得找个时间进宫安排一下它。”

  ……

  让他国的士兵进入自己的领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一国虽然只有两千人,但六国一下就是一万二。

  虽然打起来的可能极低,但毕竟不是零。

  赵王做了一些必要的防范,才正式定好日期。

  ……

  “白起,适应得如何?”嬴衡负手过来,自从确定了人之后,白起就被丢在军营里,和士卒们互相磨合。

  “还成。”白起问道,“是不是赵国那边的日子已经定下?”

  “没错。”嬴衡将得到的情报复述出,“你们先去邯郸会师,等人齐之后,去雁门山。”

  “那里是你们的起点,之后攻至梁渠山。”

  “这一路凶险,除了小心匈奴之外,九州也得防。”

  白起点头,事实上嬴衡不提醒,他也是会小心。

  秦国和其他国本就是对手。

  “王大人来了。”嬴衡瞧见马车停下,王陆从车上下来。

  “王大人,说两句鼓舞士气。”

  王陆应下,不是半个时辰前嬴衡派马车到他家门前,他都快忘了还有这回事。

  “咳咳,简单说两句。”

  “这次去邯郸,帮赵国抗击匈奴,我希望各位不要太用力,能明白我的意思吧?”

  两千精锐面面相觑,因为白起的军纪,他们是不可以在这个时候说话的。

  但王陆说的话实在太过……不同寻常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