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八十八章 老挝宣慰_大明正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陶吕猜继续说道:“大明皇帝赐我澜沧王室姓刀,我祖父为刀暹岱,我父王为刀线达,我因此还有一个名字叫刀板雅。到时见了大明使者报名号时是否用这个名字合适?”

  “当然合适,”杨牧云颔首道:“这样对号入座,也让大明清楚的知道大王您出身于澜沧正统王室,不会有所疑问。”

  “希望如此,”陶吕猜叹道:“没想到本王刚登基就遇见了这么一件大事,这心里真是有些紧张。”看了看他,话音一转,“这些日子你怎么样?这释尊的位子坐的可好?”

  “还好,”杨牧云敷衍着说道:“我比你轻松,圣殿里的大小事情都不用我管,要不然你一句话,我就巴巴的赶来了。”

  “哦,这样挺

  好,”陶吕猜点点头说道:“我巴不得有人多替我分担一些呢!”顿了顿,“既如此,你就在我这里多待日子,不必急着回去。”

  “大王既如此抬爱,我岂有不应之理?”杨牧云笑道:“希望大王不要烦我才好。”

  “牧云说笑了,”陶吕猜道:“你我在存盆时就曾相识,也算是患难之交,自应不分彼此。”

  两人正说着话,忽然一名内侍过来禀道:“大王,大明使者到了。”

  陶吕猜身子一震,霍的站起身来,“快,快与我更衣。”

  陶吕猜头戴塔顶金冠,身穿绣有金线的王服,率领百官出宫迎接大明使者,杨牧云紧跟在他的身边。

  勐苏瓦城的老百姓几乎都出来了,黑压压的挤在路边,争相目睹大明使者的风采。澜沧士兵手握刀枪,一脸紧张的维持着秩序,生怕会出什么乱子。

  快到正午之时,远方忽然尘土飞扬,旌旗招展。

  陶吕猜眯起眼,轻轻说了句,“大明使者来了。”

  当先是两队大明骑兵,杨牧云看的分明,这些明军骑兵身穿红色战袄,头戴铮亮的铁盔,盔矛上的红缨猎猎飞舞。他们飞骑驰到陶吕猜等一行人不远处勒住马缰,然后向两边散开。

  一位头戴笠形六瓣明铁盔,身披金色山文甲的将军打扮的人骑在高头大马上缓缓上前。

  杨牧云看了一眼,不由一愣,原来那人没有胡须。只见他来到陶吕猜身前丈许处勒住马缰,尖着嗓子高声叫道:“老挝宣慰使何在?”

  声音尖锐,让所有在场的人听了都为之一怔。杨牧云这才明白,骑在马上的人是个太监。

  “这位公公端的威武,”杨牧云心中暗道:“怎么他看起来有些眼熟呢?莫非在哪里见过?”开始仔细搜索脑海。

  这时陶吕猜上前一步躬身道:“老挝宣慰使刀板雅,见过天使。”

  那太监乜眼看了他一下,“你就是老挝宣慰使吗?”从马上一跃而下,“走,里面说话。”

  “天使请!”陶吕猜侧身说道。

  陶吕猜把他请到了王宫大殿上,那太监也不谦让,在王座上大喇喇的一坐,从身上掏出一个绢轴,拿在手中一扬说道:“老挝宣慰使接旨——”

  陶吕猜闻听一愣,杨牧云捅了捅他,低声说道:“皇帝的圣旨是要跪下来接的,还要口中称臣。”

  “呃,”陶吕猜双膝跪地,嘴里高声道:“臣接旨!”他这一跪,所有人均跟着他跪下了。

  那太监一展绢轴,清了清嗓子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麓川贼酋复乱,天下共讨之......”朗朗讲来,说的是麓川叛乱,朝廷兴兵讨伐,话音一转,“......老挝宣慰使刀氏,忠心侍奉天朝,朕心甚慰。西南罹乱,各土司应奉总督王骥号令,早日讨平叛贼,勉之,钦此!”

  嗓音一落,那太监冲着陶吕猜微微一笑,“刀宣慰使,接旨吧!”

  “是!”陶吕猜起身恭恭敬敬的从他手里接过圣旨。

  “刀宣慰使,”那太监看了他一眼说道:“这圣旨上说的明明白白,要你听从总督大人的号令,现总督大人正率兵讨伐麓川,你有何表示啊?”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