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愿意和不愿意_权倾南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就从吏部主簿的位置上提拔到了侍郎。

  毕竟李荩忱不可能不给骆牙一个交代和安慰,再加上骆义颇有乃父之风,赏罚分明,之前制定的官员升迁贬谪颇为公允,引得顾野王、唐亦舜等朝中主官称赞,因此让他坐上侍郎的位置也是合情合理。

  入长安之后,吏部、刑部都忙的不可开交,袁承家和骆义也都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可当大任。

  一时间大殿下倒是有几分火药味。

  不过毕竟陈叔慎还有国舅爷这另一层身份在,所以大家还不至于直接挽起袖子就打架。杨素颇为好奇的看向陈叔慎,他倒是很好奇这位刚才还横眉冷对的国舅爷会说什么。

  陈叔慎笑道:“某只是想说,参军认为大汉需要土地最重要,但是也可以适当加上钱粮,这应该不冲突。”

  杨素怔了一下,旋即微微颔首:“侍郎也是。”

  两人正色拱手告别。

  反倒是唐中和骆义等人有些莫名其妙。

  陈叔慎径直向外走去,骆义快步追上:“子敬(陈叔慎表字),这是什么意思,你为何要······”

  “大局当前,陛下愿意看到我们出现争执,但是绝对不愿意看到我们对立。”陈叔慎微笑着说道,“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又互相照顾,难道不好么?”

  骆义和袁承家也都不是傻子,登时恍然。

  而他们的身后,杨素看着陈叔慎的背影,这个不过十几岁就掌握关中钱粮的年轻人,步伐很稳健。

  良久之后,他不由得笑道:“陈顼有此子,幸也。”

  大殿外的对话当然不可能瞒得住李荩忱,更甚至陈叔慎也没有打算瞒着李荩忱。若是他把杨素拉到一个角落里窃窃私语,那李荩忱恐怕才会怀疑他们才对。

  “是个聪明人,”李荩忱看着夕阳下那两批人的身影,喃喃说道,“要是他再大十岁,恐怕朕当初对付他也要颇费脑筋啊。”

  历史上的陈叔慎应该也是南陈诸多亲王之中最有才能、抵抗的最为激烈的一个了,甚至还能有那么众多部下誓死追随,当然有过人之处。而李荩忱也期待着自己这个小舅子能够更快速地成长。

  现在的大汉,需要人才,需要中流砥柱。

  而乐昌,也应该愿意看到弟弟有出息吧。

  —————————————

  长安城的夜,因为换了主人而变得有些不同。

  至少大街两侧的灯火不会早早地就没有了踪迹,甚至朝廷允许的花街范围内,歌舞的声音会持续到后半夜。

  并不是因为李荩忱完全放松了警惕,而是这花街的背后最大的财主就是朝廷,就是商部,李荩忱并不介意国库从中牟利,这也不过是当初管仲的故智罢了。

  而也正是因为里里外外都是朝廷的人,所以这青楼楚馆之中传出来的一言一行,也都会传入白袍、城中守军乃至于李荩忱的耳朵中,所以也用不到担心会有小人谋乱,因为朝廷会把这种可能扼杀在萌芽之中。

  鸿门大捷,也让李荩忱几天来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他虽然知道有火枪在手,汉军将士几乎是不可战胜的,但是毕竟世上有很多未知的可能,尤其是在战场上。

  更不要说这本来就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年代了。

  只有真正听到大胜的消息,李荩忱才彻底放松。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