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二四零章 汽车?火车?_权倾南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小山沟沟里。

  更何况事情真的要处理,也不会等李荩忱下了意见之后再处理。

  比如某县有人造反,得到消息的郡府肯定会直接出兵并且向州府求援,州府调集周围兵马相互配合、形成围剿,也就是说等到谋反的消息送到李荩忱案头上的时候,当地汉军应该都已经包围敌人的老巢了。等到陛下再下令州府配合郡府,那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这便是州府拥有一定实权的必要所在。

  信息的传递实际上也已经不算慢了,因此李荩忱从中看到的更多的,实际上还是天下之间的交流往来实际上还有一定的阻碍。

  驰道也好,运河也罢,速度终究还是慢了一些,而且只要是学过初中地理的人都知道,道路运输耗费的人力物力多,就算是有驰道,这些商品货物之类的也得用马车一点一点的运。而运河等内河水上运输,便宜是便宜,可是速度也太慢了,尤其是很多中小型船只,两侧连明轮都装不上,只能依靠人力划桨驱动,能快到哪里去?

  若是让明清两代的统治者知道李荩忱竟然都在嫌弃大运河的货物往来运输速度,不知道会不会很无奈?

  大汉现在有运河作为骨干,又有驰道作为枝杈,已经能够比原来更加快速且高效的勾连地方,在很多人看来这已经是之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了。报纸上吹捧赞扬大汉的基础建设政策的文章也不在少数,甚至“要致富、先修路”这样的口号都已经提出来了,让李荩忱看到报纸的时候都有些恍惚,还以为又有一个穿越者出来了呢。

  尤其是随着商贸的发展,百姓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基础建设的重要性,现在修筑驰道之类的时候,一个赛一个的踊跃报名,哪怕是工资低一点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李荩忱作为一个穿越者,却知道这根本不够。

  太慢了。

  他想要的是铁路这种相比于马车速度更快、运货量更大的运载方式。蒸汽机的出现,自然而然让铁路的出现变成可能。

  因此,在祖群和刘焯以及其余一众闻讯赶来的大匠们注视下,李荩忱在纸上画了两条横线,又在中间画了很多竖线,接着还在旁边画了一个大致的机车的模样。

  众人目瞪口呆。

  蒸汽机研发出来,在他们看来最大的意义自然就是让工坊的生产事半功倍,正是趋于这种目的的鞭策,大家都很积极。

  把蒸汽机运用于交通运输,还真没想过。

  现在亲眼看到了,大家有一种被醍醐灌顶的感觉。

  作为工匠,他们甚至不需要李荩忱过多解释,只是看了一下大概就明白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用蒸汽机驱动的车辆和单独的路线。

  重新铺就一条特殊的路线或许耗费很大,但是一旦由蒸汽机来充当动力提供者,能够带来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

  大家都是搞科技的,当然很清楚一个发明从想法出现到落实到纸面上再到成功生产出来,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摸索并且很有可能造成浪费的过程,而等到这个产品量产并且发挥作用,更是需要先投入再产出。

  这也是如此。

  铺设轨道和打造车辆无疑耗费颇多。

  但是看一看大汉现在对于物资运输的极大需求,可想而知用不了多久这东西就有可能回本。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