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7章 第一首富_明朝第一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明朝的航海知识有很多地方超过白人,火药不过经由中东传入欧洲一百多年,就被发展出了热兵器,张灏对此自然深有顾虑,一方面要大力学习来自西方的学问,一方面要严厉控制自有的科技水平传入欧洲,虽然显得有些坐井观天,但灏二爷也就这么点的出息了。

  郑和下西洋看似耗费无数金钱,实则张灏仔细研究过,数种香料和珍惜木材,都是赖以生存的好东西,其中一种叫做苏木的珍贵木材,不但是丝绸重要的染色剂,需要大量进口,其根部更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解毒材料,明朝与蒙古余孽频繁交战,双方武器上都涂抹毒药,这苏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还有瓷器图色需要的苏麻离青矿石,产于现在的伊拉克叫作索马拉的地区。是一种发色鲜亮的青花瓷的剂钴蓝料,元末明初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就是使用这种青料。烧制出来的瓷器,其特点是发色凝重浓艳,并隐隐隐约约有些带黑色泽,似铁锈斑点。

  因为波斯与广大阿拉伯国家都崇尚这种蓝色,不仅使用的瓷器,甚至在建筑物的外墙上都要用钴蓝色的青花瓷面板镶嵌。此风,一直延续后世。而能够作出青花瓷器此等巧夺天工器皿的,唯有中华,不但产量因此提高到惊人数量,利润更是高的惊人。

  这比黄金更珍贵的胡椒和苏木还有矿石,一经海路运抵回来,几乎都是十倍二十倍的利润,此外还有苏合香,**,安息香,丁香,豆蔻,硫黄,犀角等四五十种珍稀药材,加上木材,宝石,黄金等好东西,郑和的庞大舰队,早已带回来无数财富,远远超过当初筹建船队的耗费。

  其中,张灏自家的船队基本上都是航行于倭国,朝鲜和东南亚的几个国家,虽然大批海盗都被剿灭,但航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凭借一家之力太过艰难,和无数商人一样,都是走的安全路线,船只数量也不多。

  另外就是灏二爷假公济私,郑和的二百多艘庞大舰队,几乎都成了他的私人船队,一半多的货物都被张灏独家垄断,既然朝廷不屑于苟且专营,那这些财富自然统统流到张灏手中。

  不过为了掩人耳目,还是按照十分之一的比例,上缴一份税赋归于户部,对于这种发大财的举动,张灏并未鼓动其他人跟着一起发财,除了南方一些官员商人,隐约察觉到其中隐藏着骇人听闻的利润之外,而那些崇尚儒道之人,到现在都还在抨击船队空耗国力,真是令人耻笑。

  这几年看似时间不长,但张灏经营的庞大商业帝国已经初具规模,加上本身就是豪门之家,不缺少忠心办事的人手,也是张家的势力太大太强,此时的海外又太过荒凉,几乎无人敢背叛家族。

  手握锦衣卫,张灏有的是办法控制下面人,即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