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暴富的机会_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先生,您想贷多少钱?”

  “100万,我只贷两个月,不知道能不能贷到?”

  徐东家的房子是结婚那时买的,房子面积不大,只有82平,位置也不算太好。

  当时一共花了102万元,包括各种税,夫妻俩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向父母包括周边亲戚借了40万,这才一次性地付了全款。

  这些年,随着整个庐阳房价的快速上涨,他们家的房子虽说位置不好,但起码也涨了十几个百分点。

  按照的眼下的房价,贷款100万,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您有房产抵押,贷款100万是完全没问题的。”这位也是经验丰富,一眼就估算出了房子的价格。

  “那贷款什么时候能够下来?”徐东紧接着问道。

  对方笑着解释道,“一般情况下,像您这么大的数额,审核起码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徐东试着问道:“能不能快点?”

  “除非在贷款利率上让步一些……”

  徐东看了一下利率差别,发现也就两三万块钱的事,于是答应道:“没问题,这个利率我可以接受。”

  对方笑的非常开心,“徐先生您放心,今天下班之前,100万绝对会打到您的户头上。”

  私人贷款公司果然是方便快捷。

  徐东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签署了一系列的文件,最终赶在贷款公司下班之前,拿到了贷款。

  100万虽然不少,但徐东的胃口显然并不满足。

  接下来,他把市面上所有能够借款的金融类app全部借了个遍,又弄到了85万的贷款。

  当然,这个利率就高的吓人了,但徐东并不在乎,如果不是借贷额度有限,再多的钱他都敢借。

  凑到了足够的钱,徐东立刻来到了附近的一家证券公司。

  没错,他准备的发财路子就是炒股票。

  徐东记得下个月,鲁州有一家上市的医药公司——鲁西制药,突然宣布成功研发出了一种能够成功预防糖尿病的疫苗,立刻轰动了全世界。

  受到这则消息的激励,鲁西制药的股价一飞冲天,在连续疯涨了两个月后,公司市值差不多翻了一百倍,一时间不知道造就了多少亿万富翁。

  徐东打的如意算盘,也不过是想搭个顺风车而已。

  开户完成,下载好交易软件,徐东试着买了几只稳健型的股票,选择快进快出。

  这样一方面是熟悉操作流程,另外也是防止被监察机关给盯上,如果一上来就购买鲁西制药,那目标也太明显了。

  如此过了一个多星期,徐东终于将账户上的钱全部换成了鲁西制药的股份。

  接下来,就是默默等待收获的那一天。

  等待的这段时间,徐东也没算闲着,他准备去燕京一趟,考察下首都的房地产市场。

  拥有前世的经验,徐东自然不会再傻傻地留在庐阳本地。

  大浩劫后,随着旱灾的持续恶化,全国的经济形势将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沿海地区吊打内陆地区,北方全面超越南方。

  原因很简单:

  首先,沿海地区偶尔会有台风经过,降雨量比内陆地区要多上十几倍,再加上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工厂,这就是先天优势。

  毕竟有水才能谈生存、谈发展。

  其次,北方地形相对平坦,煤炭资源丰富,能源充足,交通条件更好,明显比南方更适合发展工业。

  而燕京作为北方的沿海城市,集中了所有优势,再加上其首都地位……

  所以无论是治安条件,还是从物资供应状况,燕京无疑都是首屈一指的全国最佳定居之地。

  徐东记得前世,首都的房价曾经一度被抄成了天价,后来即便是出台了相关的限购政策,也挡不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