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5章 皇权不下县的谬论(恢复更新)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贤臣,要知道什么事可为,要当贤君就要知道什么事不可为。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不可武断的做出抉择。”李振新在太子府邸里滔滔不绝的讲授治国之策。

  “太保、什么样的事不可为?还请解惑。”朱慈煊听的有点费劲,他有点搞不明白,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谓不可为的事,也没有一定之数,这需要具体对待。臣这里举个例子,供殿下自己斟酌。我大明驿站,耗费钱粮无数,养闲人过百万之多。请问该不该裁撤、精简?”

  “这自然需要裁撤、精简,莫非此事也不可为?”

  “裁撤沉员,这事历来都是贤臣所主张的事!然而很多祸乱也是因此而起!比如我大明的卫所和驿站其实早就糜烂不堪,然而数代圣上却下不了决心,进行整治,为何?因为这事牵扯到数以百万计的人如何生存的问题,这些人已经被朝廷给养废了,若是突然失去了生存的依仗,他们只会怨恨朝廷,而不找自身原因,从而混乱天下。”

  “太保、以你之言,莫非此事只能忍着?”朱慈煊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冲击。他的世界观里,始终认为明君之道在于如何解决问题,可李振新却在告诉他如何逃避和拖延问题。

  “非也、若是臣来处理,会缓缓图之,用十年或者是更久的时间来完成这事。同时还得给这些人找到出路,让他们不能没有生存之道。明君之道,在于缓而不是急。要想长久之计,而不能短视,急功近利。”

  关于太子的教育问题,李振新想了很多。最终还是决定,将自己理解的治国之道,尽数的拿出来与他进行探讨。至于他是否能听进去,以后是否能用得上,那就以后再说吧。反正总比让太子变成一个无用的废物,好一些。

  “国公、咱们这几年招的士子是否有些过多了?现如今几个大学的学生加起来过三千了,长此以往,恐生祸事!”

  刚与太子讨论了沉员的问题,张同敞就跑过来提出了当下的沉员问题。一年一千多大学毕业生,对于军政府来说就业安置的压力与日俱增。以前科举考试,每三年产生三四百进士,都不好安排工作。现在一年要安排过千人,而且只是在西北地区,这能轻松吗?

  “别山、吾是这么想的,在县以下再设一个镇级行政单位,同时在县以上多设些佐贰官职和系统,你看如何?”

  “这样会不会官员数量太过庞大?财政的负担会加重不少,还有在县以下设衙门是否有必要?”

  “无妨、暂时来说财政的压力不会加重多少,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咱们也不需要一次性增加那么多官职。县以下设置衙门,还是有必要的,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县都要设置,人口超过五万的县要分几个镇子,不过五万的维持现状。”

  李振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