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5章 二十年内普及三年义务教育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么分问题不大,只是现下对应文科的大学数量有些少,是不是要再开些文科相对应的大学?还有南方各省,中学还没有普及,他们的学生怎么报考大学?”

  “文科类学校,数量差不多了,这几年还是不要再增设为好,这类学科学生多了与国无益,只是多了些青虫而已。南方数省,凡是之前取得过秀才功名的等同于高中学历,都能报考大学。反正他们都是于本省人争名额,不会影响考试公平性。还有就是最近五年,凡是能入中学的学生都能参与大学考试,暂时性的进行过渡。”

  “邦德,还有一事咱们得提前考虑,安你这个大学的编制来看加上各省的师范大学,每年有近十万大学生毕业,朝廷可没那么多职位一直这么安排下去,职位还要给退役军人留位置哪。”

  “这事无需太过担忧,到时候自然会解决的。一年不到十万的大学毕业生,不算师范的话也就是四五万,这么大的国家怎么着也有办法解决。”

  大学生数量其实并不多,只不过现在这个时代,上学当官的思想太过浓烈,他们对自己的待遇要求太高而已。据统计,目前的大学毕业生中,百分之六十进入了官僚机构,百分之三十进入了官办机构,只有百分之十不到的流向了民间机构。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尽管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学都不会扩招,可实际算下来,等过几年教育和官僚体系成熟,每年差不多只能让一半左右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官府和官办体系。也就是说,未来有一半的大学生需要流向民间机构。以前李振新也为这事发愁着不行,最近他想到了一个绝计。大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肯定要进行大规模的海外利益扩张。以后的大学毕业生,优先向海外岗位和边远岗位安排,他们中绝对有不少人不愿意去,这不就可以顺势把这些人给推向的民间?反正朝廷是安排了职位,是你自己不想去的。因此吴贞毓发愁的事,李振新并没在意。

  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这事看着难搞,但实际推进起来并不困难。只要能当官,总有人会打破了头都往里钻。真正麻烦的是基础教育,这玩意投资庞大,所需人员众多,绝对是一项百年大计的大工程。

  “今日国政院、礼部、教育部的主要官员都在,召集大家来的目的除了议定今后一个阶段大学发展纲要以外,还要讨论一件大事。吾计划用二十年时间,在大明全境基本普及三年初小教育。所谓基本普及是指,适龄儿童无论男女必须要达到九成以上的初小教育程度。与此同时要有一半左右的孩童达到完小文化教育程度,近三成能上初、高中或者是职业学校。”

  要让九成的人上完初小?总裁这步子迈的有点太大了吧!若是完成这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