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1章 繁荣的京城工商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50章被屏蔽了!改了半天也发不出来,简述一下情节吧。吴贞毓和宋应星等人退休了,就这么点事。)

  接替宋应星职位的是方以智,同时他还是国政院主持日常事务的副总统。从资历上来说,方以智绝对是目前大明官场上最与职位般配的官员。不管是从那个角度来看,他的履历都很丰满。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崇祯时期的进士、在陕北军政府时期当过绥远知府、后来又当过河南巡抚和北直隶巡抚,自身还是个科学家,这样的人估计在什么时代都会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方以智成了国政院的二把手,北直隶这摊子就得交给其他人,王俊涛被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谁让他的履历基本上和方以智差不多哪?

  “别山、密之、北直隶巡抚兼京城知府的人选你们不用征求我的意见,既然俊涛你们觉得合适,用就对了!不过这事得和宁宇沟通一下,不能将他撇过,这是程序问题。”

  “宁宇那边我们已经商议过了,正是他让征求你的意见,我们才过来的。”

  “说了多少遍,这种事以后你们定就行了,非要这么麻烦人,我才对这些破事没兴趣哪!话说现如今京城的工商业情况怎么样?这几年城里的人口又增长了不少吧?一两百万人的就业吃饭是个大问题,不管是谁来当这个差事,朝廷这边都得看着点,甲申国难与京师崩坏也有很大关系,不得不防。”

  “京城的情况,较之前已有大幅改观,年底的统计来看,不算官吏和军卒,京师签了劳动合同长期就业的人有四十万,加上长期打零工的稳定就业人口总计有七十余万。整个京师有大小型工坊六百余家,其中雇工超过一千人的工坊有五十余家。全城有大小商铺,五千余家,雇工过十人的有七百余家。全年工商税收入三百多万两,达到了西安府的一半。京师也有产品远销外地,像暖水壶就很受外地客商欢迎。”

  暖水壶是一种新发明出来的产品,刚开始是因为李振新有需求,想喝个热水太不方便了,必须得安排人现烧才行。于是他找来京城做玻璃的工匠,让他们试着研究双层的玻璃瓶,然后用加热的方式将空气排空,再封死出气口即可。

  这玩意刚开始是在朝廷各级官员的办公室中流行,后来慢慢的普及到了民间。暖水壶一到世面上出现,就大受欢迎,成了城市人家必不可少的物件。

  造暖水壶的玻璃厂后来转型,专门生产这玩意,一年能卖出好近百万个水壶,赚了不少钱,光这家工厂,就能解决几千人的就业。

  京城有着巨大消费市场,这一点是很多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非常有利于市民消费产品的推广。京城里兴起的不少工坊,就是先靠着京城这个大市场撑起来的。

  副食品、日用百货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