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49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中国的,而即便是在这些暂时领先的技术上,日本也远不如美国和德国等有着丰厚积累的欧洲工业国。

  因此,日本在中国和西方工业国之间地位很是尴尬,因为中国拥有更丰富的原材料和人力,因此日本不能同中国的产品在价格上进行竞争。而想要用日本的技术利用中国的原材料和廉价人力,日本的技术同欧美相比又落后的太多,很难吸引到革命委员会。

  之所以双方现在还能合作下去,主要还在于欧战带来的战争景气,使得世界对于生产能力的需求超过了对于质量和成本的要求。现在只要能够生产出来的东西都能够卖出去,而就这一点来说日本的生产能力对于东北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但是,这种好日子也没剩下几天了,一旦战争结束欧美各国的工业产能转向民用,那么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的工业都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冲击了。

  当然,吴川并不会对原敬指出这一点,他认同了原敬对两国经贸联系上的观点后,随即便重申道:“…不过,我还是认为,中日之间的关系往何处去,终究还是要看日本向往那边走。您知道的,中国并没有发展海军的意思,因此在中日关系上,我们是防御的一方,拥有海上强势力量的日本,才是那个进退自如的角色。”

  对于吴川的戒心,原敬也有力不从心之感,但是他却又明白,吴川说的并不错。虽然民国建立以来革命委员会越来越见强势,但是没有海上力量的革命委员会终究只能被海权国家所压制,让英国和日本所担忧的不是中国的海上力量,而是美国的海上力量。

  这也就是英国和日本能够容忍革命委员会的主要原因,反正革命委员会再怎么折腾也下不了海,真正令人的担忧的是美国在东亚获得中国人的支持,那么英日同盟就难以在东亚压制住美国舰队了。南洋纳吐纳独立事件,迫使英国人做出让步的,正是那几艘美国军舰。

  然而日本能够往哪边走?真的放弃日英同盟去同中国交好吗?这样的战略就算是原敬还在首相的位置上也是做不到的。除非中国能够先同美国交恶,可这样的话日本还有什么必要放弃日英同盟?

  这就是一个死结,日本不能接受中国和美国的接近,特别是一个正在快速恢复陆权的中国;但是反过来,日英同盟的存在又使得中美形成了天然同盟的基础,只要中美两国政府的首脑不发神经,中美这种没有条约的隐形同盟状态就会存在下去。

  事实上原敬以为,随着中国新政府的成立,战后世界势力格局的重新划分,中美两国未必不会达成真实同盟。毕竟,现在中国的力量正不断增强着,美国没有理由放弃这个能够安定太平洋的有力臂助。哪怕日本中止和英国的同盟向美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