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86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成中央所要求的工作,我感到有所焦虑。”

  吴川只是注视了一会梁廷栋,又看向杨铨问道:“杏佛,你怎么看廷栋同志所担忧的事?”

  虽然在1910年就加入同盟会,也在东北独立后第一时间加入了革命委员会,不过杨铨对于社会主义并没有过多的了解,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倒是对于美国政府的行政系统颇感兴趣,花费了不少精力进行过研究。

  因此对于吴川的提问,他第一反应并没有往政治上进行考虑,而是直接从行政组织上进行了思考,因此他不假思索的就回道:“外行领导内行,这在国外本就是一个普遍现象,比如美国的各行政部门几乎都是外行领导的,上一届的海军部长被任命前不过是一个记者而已。

  更何况,我国的共和体制也好,革命委员会体制也好,过去从来没有在中国出现过,对于所有人来说这些体制都是新事物。哪怕有些人在国外研究过共和体制,他们也不过是盲人摸象,未必就真的对共和体制有多么深刻的了解。

  因此,我认为外行领导内行这是一种极为正常的现象,我们应当考虑的不是消灭这种现象,而是如何规范外行领导内行的行为,使之不脱离组织的施政目标。

  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完全可以仿照美国政府的行政体系,对于组织的领导方式建立起一套行动规范。比如,我认为:第一部门领导不能越过下级发号施令,对于一个不了解部门业务的外行来说,这是制造一系列问题的开端;第二部门领导应当承担起和其权力相对应的责任,不能把自身的责任推给下级;第三…”

  “第三是什么?”听到杨铨突然停顿了下来,吴川下意识的追问了一声。到底还是年轻气盛,杨铨终于还是没有管住自己的嘴说道:“个人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我以为这是组织能够正常运转的前提。”

  一旁的梁廷栋瞄了一眼杨铨,但并没有说话。吴川只是沉默了数秒便点了点头说道:“杏佛说的这三条组织原则,我看确实可行。我的建议是这样,第一党校内要增加行政管理的相关课程,这一课程的教科书,杏佛你可以组织人编写一本,到时交给我审核;

  第二党内现在存在的这种分歧,我看还是处于人民内部的矛盾,解决这样的矛盾要依赖于政治教育和风气整顿,廷栋,你和周泽春委员碰一碰,要求各党支部开展一场批评和自我批评运动,先进的同志要帮助落后的同志解决思想问题。同志们的帮助还解决不了的,组织再考虑出面挽救,组织也挽救不了的,那么就只有劝退。”

  梁廷栋和杨铨都是心头一惊,梁廷栋虽然是最先提出干部问题的人,但是对于吴川的果断作风也还是有些打鼓的,虽然他提出问题的意图就是希望能够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