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4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兆瓦左右,还定了一套制作输电线路的机器。我想下个月这些设备就该到了,所以我们应该先把城市完全规划出来,先投入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才行了。”

  康斯坦丁还没有说什么,一旁的哈恩已经着急的说道:“10兆瓦?我们哪里用的了这么多电,而且就以我们现在的产煤速度,恐怕也跟不上电厂的耗煤量啊。”

  吴川立刻接道:“放心好了,一共是三台设备,4兆瓦两台,2兆瓦一台。我们可以按照煤矿的产能慢慢的启动三台设备。你看,现在你可以放心大胆的对煤矿进行现代化改建了,因为你挖出来的煤炭都有了销路。

  另外不要发愁电用不了,我已经想好了,所有机器都会进行改造,使之适合于电驱动。西门子公司将会派工程师帮助我们完成这些机器的改造。这样一来,这座新城市的动力来源将会是统一而廉价的电力,不再是各自分散的内燃机驱动了。”

  哈恩诧异的说道:“哈尔滨电灯公司的电价差不多一个小洋一度,这恐怕说不上是廉价吧。”

  吴川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将压低电力的价格,民用电5分一度,工业和农业用电3分。另外要是能够把高峰期和低谷期用电数量分开的话,低谷期的用电可以压低到1分1度。”

  哈恩吃惊的说道:“把电力价格压得这么低的话,投资回收期会很长的。”

  吴川看着他意味深长的说道:“我倒是不担心投资回收的快慢,要是在这里站不住脚,那么什么投资都和我没什么关系了。”

  哈恩这才反应过来,对方可不是一个真正的商人。不过他随即就想到,如果真能按照吴川的方案把这座城市建立起来,这到会是一个比俄国出色的多的工业新兴城市。毕竟现在对于电力广泛应用的,还只有德国和美国两个国家,至于欧洲其他国家依然还在缓慢的更替着。

  毕竟之前使用的蒸汽机现在还是相当好用的,而且蒸汽机的动力和维护成本也比发电设备廉价的多。也只有那里没有历史负担的新兴工业国家,才会大规模的使用更为稳定且高效的电力作为能源。当然大型电力设备的投资已经不是一个小工厂主能够负担的起的了,在中国大约是每千瓦时的装机容量,就需要投入1000银元的样子。

  等到吴川和哈恩的讨论结束,沃尔贝克少校这才开口说道:“现在还有几个问题要解决。我们修建这么大规模的训练营,会不会引起本地官府的注意?虽然附近没有什么人家,但是却也有几家牧民在此地放牧的,他们会不会闯入我们的营区?武器装备该怎么运到训练营来,满洲里的关口可是有着中国军队守护的。”

  吴川思考了一下便回道:“我们可以同那位宋小濂官员进行联系,以协助难民定居的方式换取修建营地的许可。一旦得到了修建营地的许可,我们就可以在外围布置铁丝网,从而把营区同外界分隔开去。至于武器的运输么,我们可以先把步枪偷运进来,只要获得铁路工人的帮助就可以了。

  至于火炮和机枪训练,我们可以在俄境内进行。当然,只要条件允许,我们也会尽量把重武器也运到训练营地的…”

  解开了沃尔贝克少校的几个疑问之后,大家方才正式开始商议,对于新城市和训练营的布局进行了一场漫长的研讨。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